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水稻分蘖角度动态变化的生态生理机理研究和数量遗传分析

致谢第1-10页
摘要第10-12页
Abstract第12-15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5-44页
   ·水稻株型研究进展第16-21页
     ·株型研究概况第16-17页
     ·植株各部位性状的研究第17-21页
   ·水稻株型模式的研究第21-23页
     ·理想稻株型模式第21-22页
     ·丛生快长株型模式第22页
     ·少蘖大穗株型模式第22页
     ·直立大穗株型模式第22-23页
     ·后期功能型株型模式第23页
   ·水稻动态株型研究第23-33页
     ·水稻动态株型模式第23-24页
     ·水稻动态株型模式相关指标第24-28页
     ·激素调控第28-30页
     ·营养调控第30-31页
     ·生态调控第31-32页
     ·农艺调控第32-33页
   ·水稻分蘖角度的遗传基础第33-34页
   ·展望第34页
 参考文献第34-44页
第二章 分蘖角度动态型水稻的形态特征和生长发育特性第44-60页
   ·材料与方法第45-47页
     ·试验地点第45页
     ·试验材料和试验设计第45页
     ·取样和测定方法第45-46页
     ·水稻植株分蘖数量动态拟合第46-47页
     ·数据分析模型第47页
   ·结果与分析第47-55页
     ·水稻生育过程中分蘖角度变化第47-50页
     ·冠层结构和消光系数第50-51页
     ·单株分蘖数和分蘖模式第51-53页
     ·水稻叶面积和比叶重第53-54页
     ·植株干物重和稻谷产量第54页
     ·植株上三叶净光合速率第54-55页
   ·讨论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第三章 分蘖角度动态型水稻光合响应曲线及其特征参数研究第60-71页
   ·材料与方法第60-62页
     ·试验内容第60-61页
     ·叶片光-光响应曲线拟合和特征参数分析第61-62页
   ·结果与分析第62-68页
     ·水稻分蘖盛期和灌浆期的叶片光-光合响应拟合曲线及其特征参数第62-65页
     ·胞间CO2浓度和羧化效率对光照强度的响应第65-66页
     ·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对光照强度的响应第66-67页
     ·气孔导度对光照强度的响应第67-68页
   ·讨论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1页
第四章 分蘖角度动态型水稻对肥料的反应和营养利用效率特性第71-92页
   ·材料与方法第71-74页
     ·试验材料和地点第71-72页
     ·试验处理第72-73页
     ·测定项目与方法第73-74页
   ·结果与分析第74-87页
     ·施N量及N-P-K配比对水稻株型的影响第74-82页
     ·不同施氮量和N-P-K配比条件下水稻干物质生产及产量第82-87页
   ·讨论第87-89页
 参考文献第89-92页
第五章 光周期和积温对水稻分蘖角度变化的影响第92-105页
   ·材料与方法第93-96页
     ·水稻材料第93页
     ·大田播期试验第93-94页
     ·光周期调控试验第94页
     ·温度处理试验第94-95页
     ·分蘖角度测定第95页
     ·气象数据获取及计算第95-96页
   ·结果与分析第96-100页
     ·播期对水稻分蘖角度变化的影响第96-98页
     ·光周期调控对水稻分蘖角度的影响第98-100页
   ·讨论第100-101页
 参考文献第101-105页
第六章 水稻分蘖角度动态变化的QTL分析第105-123页
   ·材料与方法第105-107页
     ·水稻材料与分子连锁图谱第105-106页
     ·试验方法与田间管理第106页
     ·水稻分蘖角度测定第106页
     ·QTL定位和数据分析第106-107页
   ·结果与分析第107-114页
     ·水稻分蘖角度及分蘖自调整角度在RILs群体及亲本中的表现第107-110页
     ·利用珍汕97B/密阳43自交重组系对主茎分蘖角度的QTL分析第110-112页
     ·利用协青早B/密阳46 RILs群体对主茎分蘖角度的QTL分析第112-114页
     ·讨论第114-121页
 参考文献第121-123页
附录A 表目录第123-124页
附录B 图目录第124页

论文共12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氮源下镉胁迫对水稻生长和品质形成的影响
下一篇:两个拟南芥NAC家族转录因子基因在抗病反应调控中的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