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引言 | 第6-9页 |
(一) 研究意义及研究现状 | 第6-8页 |
1、研究意义 | 第6页 |
2、研究现状 | 第6-8页 |
(二) 调查概况 | 第8-9页 |
一、乌鲁木齐原大湾乡撤村建居后公共事业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9-21页 |
(一) 基础设施 | 第10-13页 |
(二) 环境卫生 | 第13-15页 |
(三) 医疗保健 | 第15页 |
(四) 教育 | 第15-16页 |
(五) 文化生活 | 第16-18页 |
(六) 住房 | 第18页 |
(七) 社会治安 | 第18-19页 |
(八) 问题小结 | 第19-21页 |
二、乌鲁木齐原大湾乡撤村建居后公共事业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1-26页 |
(一) 对现存问题的理论分析 | 第21-22页 |
1、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影响 | 第21页 |
2、社会资本的缺乏 | 第21-22页 |
3、公共地悲剧的再现 | 第22页 |
(二) 城市化过程中政府职能部分缺失 | 第22-24页 |
1、缺乏系统的城市规划观,各方协调不力 | 第23页 |
2、政府宣传工作不到位,缺乏有效沟通 | 第23-24页 |
3、对撤村建居点公共事业建设投入不足,资金来源不明确 | 第24页 |
(三) 社区管理体制还不成熟,社区服务缺乏针对性 | 第24-25页 |
1、社区管理体制还不成熟 | 第24-25页 |
2、就业政策落实不力,就业服务缺乏针对性 | 第25页 |
(四) 居民角色意识和居民构成因素的影响 | 第25-26页 |
1、撤村建居点居民由村民到市民的角色转变还未完成 | 第25-26页 |
2、租住房屋的人员多而复杂,文化水平参差不齐 | 第26页 |
三、对乌鲁木齐市撤村建居后公共事业建设的建议 | 第26-34页 |
(一)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完善政府职能 | 第26-30页 |
1、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 第27页 |
2、设立过渡机构,加强各相关部门协调 | 第27页 |
3、利用新技术和现有资源解决遗留问题 | 第27-28页 |
4、提高政策的透明度,加强与群众沟通 | 第28页 |
5、保证资金来源,加大对撤村建居点公共事业建设的投入 | 第28-29页 |
6、加大政府宣传力度,促进居民心理转变 | 第29-30页 |
(二) 完善社区管理体制,提高社区服务水平 | 第30-34页 |
1、完善社区管理体制 | 第30-31页 |
2、提供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 | 第31页 |
3、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 | 第31-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附录 | 第36-41页 |
乌鲁木齐原大湾乡撤村建居后公共事业建设访谈大纲1(公司版) | 第36-37页 |
乌鲁木齐原大湾乡撤村建居后公共事业建设研究访谈大纲2(社区版) | 第37页 |
乌鲁木齐原大湾乡撤村建居后公共事业建设研究访谈大纲3(居民版) | 第37-40页 |
乌鲁木齐原大湾乡撤村建居后公共事业建设研究实地观察大纲 | 第40-41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