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小说论文--新体小说论文

人生歧路上的追寻--庐隐小说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英文摘要第4-7页
引言第7-9页
1 庐隐创作基调形成的原因第9-15页
   ·童年记忆第9-11页
   ·个人情感经历第11页
   ·社会历史原因第11-12页
   ·西方思想文化第12-15页
2 庐隐小说:女性压抑主题及自我焦虑第15-27页
   ·宗法父权下的压抑第15-20页
     ·宗法父权制:女性传统恐惧第15-18页
     ·归雁、梨花:庐隐文本的压抑女性符号第18-20页
   ·女性的非正统身份第20-23页
     ·从属身份的演绎第20-22页
     ·女性歇斯底里的情境第22-23页
   ·两性关系与经济操控第23-27页
     ·父权替身与身份转移第24-25页
     ·女性的内在焦虑第25-27页
3 庐隐小说:寻找女性和他者的声音第27-33页
   ·他者的反思:女性意识的觉醒第27-30页
     ·情与理的冲突主题第27-29页
     ·满目苍凉的心理图示第29-30页
   ·女性、经验、历史:女性主体的追寻第30-33页
     ·女性的主体意识第30-32页
     ·女性空间的设想和建构第32-33页
4 庐隐小说的艺术审美特征第33-41页
   ·叙述方式的私密性第33-35页
     ·自叙性第33-34页
     ·日记体与书信体第34-35页
   ·行文结构的疏散性第35-37页
     ·情绪式结构第35-36页
     ·主观式结构第36-37页
   ·抒情风格的悲剧性第37-41页
     ·人物情感第37-39页
     ·景物描写第39-41页
结语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5页
后记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徘徊在传统与现实之间—张恨水小说论
下一篇:90年代中国女性主义批评之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