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论文--工程地质学论文--动力地质及工程地质作用论文--地面沉降论文

利用InSAR技术监测城市地表沉降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3页
   ·引言第9页
   ·国内外发展现状第9-11页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第11页
     ·研究目的第11页
     ·主要内容第11页
   ·论文章节安排第11-13页
第二章 InSAR和D-InSAR第13-26页
   ·引言第13页
   ·InSAR第13-16页
     ·InSAR基本原理第13-14页
     ·InSAR对地形起伏的敏感度第14-16页
   ·D-InSAR第16-18页
     ·D-InSAR基本原理第16-17页
     ·D-InSAR对地表形变的敏感度第17-18页
   ·InSAR监测地表形变的方法第18-25页
     ·常规D-InSAR第18-22页
       ·二轨法第18-19页
       ·三轨法第19-21页
       ·四轨法第21-22页
     ·CR-InSAR第22-23页
     ·PS-InSAR第23-25页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InSAR数据处理第26-38页
   ·引言第26页
   ·SAR数据的特点第26-29页
     ·SLC数据基本格式第26-27页
     ·干涉测量所需的基本参数第27-29页
   ·InSAR数据处理流程第29-37页
     ·配准第30-31页
     ·重采样第31-32页
     ·生成干涉图、相干图及去除平地效应第32-34页
     ·滤波第34-36页
     ·相位解缠第36-37页
     ·地理编码第37页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四章 基于开放源代码的InSAR数据处理平台的构建第38-50页
   ·引言第38-39页
   ·Linux平台-fedora Core第39页
   ·干涉测量模块第39-41页
   ·精密轨道获取模块第41-43页
   ·滤波模块第43-44页
   ·相位解缠模块第44-45页
   ·地理坐标转换模块第45-46页
   ·平台的检验—以提取某地区DEM为例第46-49页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五章 InSAR技术监测城市地表沉降研究实例一:西安第50-65页
   ·引言第50页
   ·西安市地面沉降概述第50-52页
   ·实验研究第52-64页
     ·实验数据第52-54页
     ·数据处理第54-63页
     ·实验结果分析第63-64页
   ·本章小结第64-65页
第六章 InSAR技术监测城市地表沉降研究实例二:上海第65-71页
   ·引言第65页
   ·上海市地面沉降概述第65-66页
   ·实验研究第66-69页
     ·实验数据第66-67页
     ·数据处理第67-69页
     ·实验结果分析第69页
   ·本章小结第69-71页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71-73页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第71页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展望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77页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第77-78页
致谢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EPESQ的VoIP语音质量评估的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地理位置的Ad Hoc网络路由协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