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PESQ的VoIP语音质量评估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2页 |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基于H.323协议的VoIP系统 | 第14-24页 |
·VoIP的基本通信过程 | 第14-15页 |
·H.323协议 | 第15-24页 |
·H.323体系结构和组成部分 | 第16-18页 |
·H.323协议栈 | 第18页 |
·H.225.0和H.245协议 | 第18-20页 |
·H.323基本通信过程 | 第20-24页 |
第三章 VoIP语音质量评估技术 | 第24-30页 |
·影响VoIP语音质量的因素 | 第24-25页 |
·VoIP语音质量的评价 | 第25-30页 |
·语音质量的主观评估MOS模型 | 第25-26页 |
·感知语音质量测量(PSQM)模型 | 第26-27页 |
·感知分析测量系统(PAMS)模型 | 第27页 |
·语音质量的感知评估(PESQ)模型 | 第27-28页 |
·VoIP系统对语音质量评估算法的选择 | 第28-30页 |
第四章 PESQ算法理论分析 | 第30-45页 |
·PESQ算法简介 | 第30页 |
·电平调整与时间对齐预处理 | 第30-34页 |
·电平调整 | 第30-31页 |
·IRS滤波 | 第31-32页 |
·时间对齐 | 第32-34页 |
·感知模型 | 第34-40页 |
·听觉变换 | 第34-37页 |
·干扰密度的计算 | 第37-38页 |
·不对称因子的计算 | 第38页 |
·扰动聚合 | 第38-39页 |
·坏间隔重对齐 | 第39页 |
·计算PESQ得分 | 第39-40页 |
·PESQ算法的性能指标 | 第40-45页 |
·客观评估的有效性 | 第40页 |
·结果分析 | 第40-45页 |
第五章 PESQ算法的改进与测试 | 第45-64页 |
·基于高效心理声学模型的语音质量评估算法 | 第45-52页 |
·语音信号预处理 | 第45-46页 |
·心理声学模型 | 第46-50页 |
·扰动聚合 | 第50-51页 |
·坏间隔重对齐 | 第51页 |
·预测主观MOS分 | 第51-52页 |
·语音材料和语音的主观测试 | 第52-54页 |
·测试语音库的建立 | 第52-53页 |
·主观评价MOS分的测试 | 第53-54页 |
·EPESQ算法的性能测试 | 第54-61页 |
·标准测试 | 第54-55页 |
·编码器的性能区分测试 | 第55-57页 |
·语种的适应性测试 | 第57-58页 |
·背景噪声的适应性测试 | 第58页 |
·网络延时的区分性能测试 | 第58-60页 |
·网络丢包率的区分性能测试 | 第60-61页 |
·实验和结果分析 | 第61-64页 |
第六章 VoIP语音质量客观评估平台 | 第64-90页 |
·客观评估平台概述 | 第64-66页 |
·MFC技术 | 第64-65页 |
·动态链接库技术 | 第65-66页 |
·语音质量评估平台算法流程和用户界面设计 | 第66-69页 |
·算法流程图 | 第66-68页 |
·用户界面设计 | 第68-69页 |
·EPESQ算法设计 | 第69-71页 |
·离线测试与评价 | 第71-73页 |
·实时在线VoIP语音质量评估体系的研究 | 第73-87页 |
·EPESQ算法应用接口分析 | 第73-76页 |
·VoIP系统音频数据封装格式的分析 | 第76-81页 |
·VoIP系统语音质量评估方法研究 | 第81-87页 |
·语音质量评估体系的应用 | 第87-90页 |
·VoIP语音质量评估 | 第87-88页 |
·呼叫接纳控制 | 第88-90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0-92页 |
参考文献 | 第92-95页 |
附录1 EPESQ算法部分C代码 | 第95-100页 |
附录2 修正的临界子波带频率分配表 | 第100-102页 |
致谢 | 第102-103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