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NO诱导小麦抗赤霉菌粗毒液胁迫的生物学效应及机制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一章 前言第11-27页
 1 小麦赤霉菌与次生代谢毒素第12-16页
   ·小麦赤霉菌第12页
   ·小麦赤霉菌主要次生代谢毒素种类第12-13页
   ·小麦赤霉菌次生代谢毒素的胁迫效应第13-15页
   ·赤霉菌粗毒素胁迫下小麦的活性氧代谢与相关酶活性第15-16页
   ·赤霉菌次生代谢毒素对人畜的危害第16页
 2 植物诱导抗病性第16-20页
   ·植物诱抗剂的种类第16-18页
   ·植物诱导抗病性的机制第18-20页
 3 一氧化氮(NO)在植物病理生理中的调节作用第20-25页
   ·植物体内NO 产生的途径第21-22页
   ·NO 促进种子萌发第22-23页
   ·NO 在植物抗病防卫反应中的功能第23-25页
 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5-26页
 5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6-27页
第二章 赤霉菌粗毒液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毒害作用第27-35页
 1 材料、仪器与试剂第27页
   ·供试植物第27页
   ·仪器第27页
   ·试剂第27页
 2 实验方法第27-29页
   ·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的形态学观测第27-28页
   ·赤霉菌粗毒液的制取第28页
   ·赤霉菌粗毒液对抗、感两品系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第28页
   ·赤霉菌粗毒液对抗、感两品系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第28-29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9-33页
   ·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的形态学观测第29页
   ·赤霉菌粗毒液对抗、感两品系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第29-30页
   ·赤霉菌粗毒液对抗、感两品系小麦幼苗生长影响第30-33页
 4 讨论第33-35页
第三章 NO 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第35-43页
 1 材料、仪器与试剂第35页
   ·供试植物第35页
   ·仪器第35页
   ·试剂第35页
 2 实验方法第35-38页
   ·NO 对抗、感两品系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第35-36页
   ·NO 对抗、感两品系小麦种子-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第36-38页
   ·NO 对抗、感两品系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第38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8-42页
   ·NO 对抗、感两品系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第38-39页
   ·NO 对抗、感两品系小麦种子-淀粉酶及蛋白酶活性影响第39-40页
   ·NO 对抗、感两品系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第40-42页
 4 讨论第42-43页
第四章 NO 对赤霉菌粗毒液胁迫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缓解作用第43-54页
 1 材料、仪器与试剂第43页
   ·供试植物第43页
   ·仪器第43页
   ·试剂第43页
 2 实验方法第43-46页
   ·小麦幼苗预处理第43-44页
   ·MDA 含量测定第44页
   ·O_2~-产率及SOD 活性测定第44-45页
   ·H_2O_2 含量、CAT 活性、POD 活性测定第45页
   ·PPO、PAL 活性测定第45-46页
 3 结果与分析第46-52页
   ·NO 对小麦抗赤霉菌粗毒液胁迫下MDA 含量的影响第46-47页
   ·NO 对小麦抗赤霉菌粗毒液胁迫 O_2~- 产率和 SOD 活性变化的影响第47-48页
   ·NO 对小麦抗赤霉菌粗毒液胁迫H_2O_2 含量及CAT、POD 活性变化的影响第48-50页
   ·NO 对小麦抗赤霉菌粗毒液胁迫PPO、PAL 活性变化的影响第50-51页
   ·NO 对小麦抗赤霉菌粗毒液胁迫幼苗生长的影响第51-52页
 4 讨论第52-54页
第五章 赤霉菌粗毒液对小麦根尖DNA 的损伤及NO 的保护作用第54-57页
 1 材料、仪器与试剂第54页
   ·供试植物第54页
   ·仪器第54页
   ·试剂第54页
 2 实验方法第54-55页
   ·CTAB 法提取小麦根尖细胞DNA 及琼脂糖凝胶电泳第54-55页
 3 结果与分析第55-56页
   ·小麦根尖细胞DNA 梯状图谱第55-56页
 4 讨论第56-57页
第六章 结论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8页
致谢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Zn2+对Cd2+胁迫下小麦生长与抗氧化系统的影响
下一篇:水稻匍匐性状的研究和耐低磷品种间的基因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