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内科学论文--全身性疾病论文--免疫性疾病论文--自身免疫性疾病、结缔组织疾病论文--强直性脊柱炎论文

中国汉族人群免疫球蛋白受体同系物家簇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强直性脊柱炎的关联研究

英文缩略词表第1-7页
中文摘要第7-10页
英文摘要第10-14页
1. 引言第14-17页
2. 研究对象和方法第17-21页
   ·调查表设计及有关条目的定义第17-20页
   ·研究对象第20-21页
3. 基因数据库资料第21-24页
   ·基因数据库资料的选择标准第21-22页
   ·免疫球蛋白受体同系物基因一般情况描述第22-24页
4. 实验室方法第24-32页
   ·基因组 DNA 的提取和保存第24-25页
   ·个体基因型的鉴定方法第25-26页
   ·PCR 产物的连接酶检测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第26-27页
   ·PCR 产物的琼脂糖电泳第27页
   ·LDR 产物电泳测序第27-28页
   ·实验中的主要实验仪器第28-29页
   ·HLA-B27 及其亚型的实验方法及过程第29-32页
5. 资料收集和整理及实验室中的质量控制第32-33页
   ·资料收集和录入第32页
   ·实验室的质量控制第32-33页
6. 统计分析方法第33-34页
   ·一般资料的统计分析方法第33页
   ·病例对照设计方案遗传统计分析方法第33-34页
7. 结果第34-48页
   ·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描述第34-36页
   ·病例和对照人群中 HLA-B27 及其亚型分布第36-37页
   ·病例和对照人群的遗传平衡定律检验第37-38页
   ·免疫球蛋白受体同系物单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结果第38-40页
   ·强直性脊柱炎总体背痛程度和BASFI 指数影响因素分析第40-45页
   ·可能影响AS的环境因素分析第45页
   ·影响AS发生的可能的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第45-48页
8. 讨论第48-53页
   ·强直性脊柱炎的遗传学第48-50页
   ·强直性脊柱炎的环境危险因素第50-51页
   ·强直性脊柱炎的遗传和环境的交互作用第51页
   ·本次研究的优点和缺点及以后的研究方向第51-53页
9. 小结第53-54页
10. 主要结论第54-55页
11. 参考文献第55-59页
附录 1: 个人简历第59-61页
附录 2: 发表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第61-63页
附录 3 AS 流行病学调查表第63-69页
附录 4 课题知情同意书第69-71页
致谢第71-72页
综述 免疫球蛋白受体同系物基因家族及其与强直性脊柱炎 遗传易感性的研究进展第72-83页
 1. FcRL 基因结构第73-74页
 2. FcRL 蛋白分子第74-76页
 3. FcRL的表达第76-77页
 4. FcRL 基因与AS 的遗传易感性研究进展第77-80页
 5.结语第80页
 参考文献第80-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利福平引起的肝内胆汁淤积及其分子机理
下一篇:褪黑素对大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及其对NF-κB活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