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7页 |
CONTENTS | 第7-8页 |
引言 | 第8-12页 |
一、“三言”入话的源流 | 第12-23页 |
(一)入话渊源探究 | 第12-17页 |
(二)入话发展概述 | 第17-23页 |
二、“三言”中入话的分类 | 第23-32页 |
(一)“三言”中以诗词形式为主作为入话的类型 | 第23-25页 |
(二)“三言”中以闲话形式为主作为入话的类型 | 第25-27页 |
(三)“三言”中以故事形式为主作为入话的类型 | 第27-29页 |
(四)“三言”中以诗词、闲话、故事共同构成入话的类型 | 第29-32页 |
三、“三言”中入话的作用 | 第32-42页 |
(一)统摄全篇,凸现主题,预示下文 | 第32-35页 |
(二)交代背景,引出事物,渲染气氛 | 第35-36页 |
(三)解释议论,穿针引线,衔接正文 | 第36-38页 |
(四)先声夺人,引起注意,言归正传 | 第38-39页 |
(五)补充正文,社会辨析,深化劝惩 | 第39-42页 |
四、“三言”入话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 第42-46页 |
(一)“三言”入话对话本小说的影响 | 第42-43页 |
(二)“三言”入话对章回体小说的影响 | 第43-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附表 | 第51-55页 |
致谢 | 第55-56页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