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综述 | 第9-18页 |
1 共轭亚油酸的结构 | 第9-10页 |
2 共轭亚油酸的性质 | 第10-11页 |
·光谱特性 | 第10页 |
·共轭亚油酸的氧化稳定性 | 第10-11页 |
·共轭亚油酸的抗氧化性 | 第11页 |
3 共轭亚油酸的吸收、代谢与转化 | 第11-12页 |
4 共轭亚油酸的应用 | 第12-13页 |
5 共轭亚油酸的来源 | 第13-14页 |
6 乳酸菌的应用 | 第14页 |
7 乳酸菌的种类 | 第14-15页 |
8 乳酸菌的研究历史 | 第15页 |
9 乳酸菌的生理功能 | 第15页 |
10 国内外青贮接种菌的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11 青贮玉米秸秆的饲用价值 | 第16页 |
12 青贮玉米秸秆的现实意义 | 第16页 |
13 玉米秸秆青贮的发展前景 | 第16-17页 |
14 玉米秸杆青贮饲料养鱼 | 第17页 |
15 利用青贮饲料养殖草鱼的现状 | 第17-18页 |
引言 | 第18-19页 |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19-29页 |
·材料 | 第19-22页 |
·试验材料 | 第19页 |
·试剂和溶液 | 第19-20页 |
·溶液的配制 | 第20-21页 |
·仪器 | 第21-22页 |
·培养基 | 第22页 |
·菌种的提取和菌种浓度的测定 | 第22-23页 |
·菌种提取 | 第22-23页 |
·菌种浓度的测定 | 第23页 |
·青贮的制作 | 第23页 |
·菌种植入 | 第23页 |
·试验设计 | 第23-24页 |
·不同青贮温度对乳酸菌青贮玉米秸秆转化合成CLA 的影响 | 第23页 |
·不同青贮时间对乳酸菌青贮玉米秸秆转化合成CLA 的影响 | 第23-24页 |
·不同菌种接种量对乳酸菌青贮玉米秸秆转化合成CLA 的影响 | 第24页 |
·培养基不同PH 时,测量玉米秸杆乳酸菌青贮转化合成CLA 的量 | 第24页 |
·不同油脂添加量对乳酸菌青贮玉米秸秆转化合成CLA 的影响 | 第24页 |
·不同碳源对乳酸菌青贮玉米秸秆转化合成CLA 的影响 | 第24页 |
·温度、青贮时间、碳源、LA 添加量、菌种接种量、PH 正交设计试验 | 第24页 |
·玉米秸杆青贮中CLA 的提取与测定 | 第24-26页 |
·粗脂肪的提取 | 第24-25页 |
·样品的甲醋化 | 第25页 |
·吸光度(ABS)的测定 | 第25页 |
·CLA 标准曲线的制作和线形回归方程的建立 | 第25-26页 |
·玉米秸杆青贮饲料的投喂 | 第26页 |
·草鱼的饲养与指标测定 | 第26-28页 |
·草鱼分组 | 第26页 |
·试验饲料与投喂 | 第26-28页 |
·检测指标与分析方法 | 第28页 |
·草鱼鱼体的主要生化组成 | 第28页 |
·草鱼肝功能和防御能力的测定 | 第28页 |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28-2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9-43页 |
·MRS 培养液中乳酸菌ANCLA01 的生长曲线 | 第29页 |
·不同温度对玉米秸杆青贮中CLA 生成量与生物量的影响 | 第29-30页 |
·不同培养时间对玉米秸杆青贮中CLA 生成量与生物量的影响 | 第30-31页 |
·ANCLA01 菌接种量对玉米秸杆青贮中CLA 生成量的影响 | 第31页 |
·不同PH 对玉米秸杆青贮中CLA 生成量的影响 | 第31-32页 |
·不同油脂添加量对乳酸菌青贮玉米秸秆转化合成CLA 的影响 | 第32-33页 |
·不同碳源对乳酸菌青贮玉米秸秆转化合成CLA 的影响 | 第33-34页 |
·温度、青贮时间、碳源、LA 添加量、菌种接种量 | 第34-36页 |
·饲养试验 | 第36-43页 |
·草鱼的生长速度和饲料系数 | 第36-38页 |
·草鱼的形体指标 | 第38-39页 |
·试验草鱼鱼体的主要生化组成 | 第39-41页 |
·草鱼的防御能力、肝功能和造血功能指标 | 第41-43页 |
3 讨论 | 第43-45页 |
·添加乳酸菌的玉米秸秆青贮中CLA 含量的研究 | 第43页 |
·乳酸菌ANCLA01 接种量对玉米秸秆青贮品质的影响 | 第43-44页 |
·玉米秸秆青贮中油脂添加比对CLA 生成的影响 | 第44页 |
·玉米秸秆青贮对草鱼饲养的效果 | 第44-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作者简介 | 第53-54页 |
在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