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的建设论文--党的基层工作论文

贵阳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效果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导论第10-22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10-15页
  (一) 选题缘由第10-14页
  (二) 研究基础第14页
  (三) 概念界定第14-15页
 二、文献综述第15-20页
  (一) 现有研究综述第15-19页
  (二) 本人研究的突破点第19页
  (三) 研究总括第19-20页
 三、研究技术路线与方法第20-22页
  (一) 研究技术路线第20-21页
  (二) 研究方法第21-22页
第二章 贵阳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的现状第22-31页
 一、贵阳市农村党员干部教育现状第22-24页
  (一) 贵阳市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基本情况第22-23页
  (二) 贵阳市农村党员干部传统培训的情况第23-24页
 二、贵阳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实施情况第24-28页
  (一) 项目的目的与规划第24页
  (二) 项目基础设施建设第24-26页
  (三) 项目实施内容第26-28页
 三、项目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思路第28-31页
  (一) 干部思想政治认识需要再提高第29页
  (二) 远教队伍建设需要再加强第29页
  (三) 学习氛围需要再营造第29-30页
  (四) 教学资源建设需要再完善第30页
  (五) 基层干部创新意识需要再增强第30页
  (六) 教育理论研究工作需要再改进第30-31页
第三章 贵阳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项目实施效果分析第31-41页
 一、效果分析第31-38页
  (一) 建立了"让干部经常受教育"的长效机制第31-33页
  (二)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第33-35页
  (三) 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经济发展第35-36页
  (四) 促进农村党员干部工作方式创新第36-37页
  (五)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素质第37页
  (六) 以信息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现代化第37-38页
  (七) 构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体系,建立学习型新农村第38页
 二、效果反思第38-41页
  (一) 教育资金来源缺乏保障第39页
  (二) 远教人员队伍缺乏保障第39页
  (三) 教育内容缺乏针对性第39页
  (四) 教育对象缺乏学习积极性第39-41页
第四章 影响贵阳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效果的因素分析第41-45页
 一、观念因素第41页
  (一) 管理者"只顾当前"的观念第41页
  (二) 教育实施者的"得过且过"的观念第41页
  (三) 受教育者的"等、靠、要"的观念第41页
 二、制度因素第41-43页
  (一) 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制度需要建立第41-42页
  (二) 组织机构设置有待进一步健全第42页
  (三) 教学管理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第42-43页
  (四) 经费开支管理制度需要进一步明确。第43页
 三、教学内容因素第43页
 四、教学方式因素第43-44页
  (一) 教学方式缺乏创新第43-44页
  (二) 教学手段单一第44页
  (三) 教学方式保守第44页
 五、教育对象因素第44-45页
  (一) 教育对象排斥新事物第44页
  (二) 教育对象缺乏学习主动性第44-45页
第五章 提升贵阳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效果的对策第45-53页
 一、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目标的调整第45-46页
 二、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内容的更新第46-47页
  (一) 形式活泼第46页
  (二) 内容新颖第46-47页
 三、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方式的创新第47-51页
  (一) 组织教学要有创新性第47-48页
  (二) 实施教学要有针对性第48-49页
  (三) 教学活动要有灵活性第49-50页
  (四) 继续实施"双千工程"第50-51页
 四、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质量评价机制的改革第51-53页
  (一) 现有评价机制第51页
  (二) 评价机制的改革方向第51-53页
第六章 贵阳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效果的保障条件分析第53-58页
 一、构建符合农村党员干部实际的教育组织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第53-55页
  (一) 原有评价指标的分析第53-54页
  (二) 新评价指标的构建第54-55页
 二、建立严格而定期的监测远程教育的制度第55-56页
  (一) 现有的监测制度第55页
  (二) 严格定期的监测制度第55-56页
 三、引入多元评价主体的效果评价方式第56页
  (一) 现有评价主体第56页
  (二) 多元评价主体第56页
 四、建立经费投入保障机制第56-58页
  (一) 现有的经费投入机制第56页
  (二) 建立有保障的经费投入机制的途径第56-58页
结语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渝西地区阳光体育工程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中小学校长素质结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