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前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信用衍生产品概述 | 第12-21页 |
第一节 信用衍生产品的概念 | 第12-15页 |
一、信用和信用风险 | 第12-13页 |
二、信用衍生产品的概念 | 第13-15页 |
第二节 信用衍生产品的发展、分类和功能 | 第15-18页 |
一、信用衍生产品的发展 | 第15-16页 |
二、信用衍生产品的分类 | 第16-18页 |
三、信用衍生产品的功能 | 第18页 |
第三节 我国发展信用衍生产品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 第18-21页 |
一、我国发展信用衍生产品的可行性 | 第18-20页 |
二、我国发展信用衍生产品的必要性 | 第20-21页 |
第二章 信用衍生产品的法律分析 | 第21-29页 |
第一节 信用衍生产品的法律关系 | 第21-23页 |
一、信用衍生产品法律关系的主体 | 第21-22页 |
二、信用衍生产品法律关系的内容 | 第22页 |
三、信用衍生产品法律关系的客体 | 第22-23页 |
第二节 信用衍生产品的法律属性 | 第23-29页 |
一、信用衍生产品的特殊契约属性 | 第23-24页 |
二、信用衍生产品与射幸契约 | 第24-27页 |
三、信用衍生产品与类似制度的区别 | 第27-29页 |
第三章 我国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法律环境 及面临的 法律障碍 | 第29-39页 |
第一节 我国信用衍生产品场内交易的法律环境 | 第29-31页 |
一、场内交易法律环境的变迁 | 第29页 |
二、目前场内交易的法律环境 | 第29-31页 |
第二节 我国信用衍生产品场外交易的法律环境 | 第31-35页 |
一、场外交易法律环境的变迁 | 第31-32页 |
二、目前场外交易的法律环境 | 第32-35页 |
第三节 我国信用衍生产品市场面临的法律障碍 | 第35-39页 |
一、信用衍生产品合约的合法性 | 第35-36页 |
二、净额结算制度的效力 | 第36-37页 |
三、担保制度的制约 | 第37-39页 |
第四章 我国信用衍生产品相关制度及法律框架的完善 | 第39-47页 |
第一节 我国信用衍生产品相关制度的完善 | 第39-43页 |
一、信用衍生产品交易主体制度 | 第39-40页 |
二、信用衍生产品交易行为制度 | 第40-42页 |
三、信用衍生产品市场的监管制度 | 第42-43页 |
第二节 我国信用衍生产品交易法律框架的完善 | 第43-47页 |
一、相关法律的完善 | 第43-44页 |
二、相关法规的完善 | 第44-45页 |
三、相关规章的完善 | 第45-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4页 |
后记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