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磁层顶基本特征 | 第12-15页 |
·磁层顶位形研究发展状况 | 第15-17页 |
·发展动态磁层顶经验模型意义 | 第17-18页 |
·本文研究动机和主要内容 | 第18-21页 |
第二章 以往磁层顶经验模型介绍和比较 | 第21-52页 |
·低纬磁层顶经验模型 | 第21-36页 |
·Fairfield [1971] 模型 | 第22-23页 |
·Howe and Binsack [1972] 模型 | 第23页 |
·Holzer and Slavin [1978] 模型 | 第23-24页 |
·Formisano et al. [1979] 模型 | 第24-25页 |
·Sibeck et al. [1991] 模型 | 第25-27页 |
·Roelof and Sibeck [1993] 模型 | 第27-28页 |
·Kuznetsov and Suvorova [1996] 模型 | 第28-30页 |
·Petrinec and Russell [1996] 模型 | 第30-32页 |
·Shue et al. [1997]模型 | 第32-33页 |
·Shue et al. [1998]模型 | 第33页 |
·Kuznetsov and Suvorova [1998]模型 | 第33-34页 |
·Kawano et al. [1999]模型 | 第34-35页 |
·Kalegaev and Lyutov [2000]模型 | 第35页 |
·Chao et al. [2002]模型 | 第35-36页 |
·高纬磁层顶经验模型 | 第36-41页 |
·Formisano et al. [1979]模型 | 第36-38页 |
·Boardsen et al. [2000]模型 | 第38-41页 |
·动态低纬磁层顶经验模型比较 | 第41-49页 |
·动态高纬磁层顶经验模型预报能力分析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三章 数据介绍 | 第52-64页 |
·卫星数据概况 | 第52-53页 |
·磁层顶穿越判断 | 第53-59页 |
·磁层顶穿越点配对上游太阳风数据 | 第59-61页 |
·坐标系变换介绍 | 第61页 |
·磁层顶穿越数据分布 | 第61-64页 |
第四章 拟合方法介绍 | 第64-71页 |
·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 | 第64-66页 |
·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 | 第66-71页 |
第五章 新低纬磁层顶经验模型 | 第71-91页 |
·Shue 模型方程和 IMF B_Z 控制方程介绍 | 第71-73页 |
·模型拟合 | 第73-80页 |
·日下点距离拟合 | 第74-76页 |
·磁尾张角拟合 | 第76-79页 |
·最终拟合结果 | 第79-80页 |
·与以往动态低纬磁层顶经验模型比较 | 第80-90页 |
·Dp和IMF BZ对磁层顶位形影响比较 | 第80-82页 |
·定量预报误差比较 | 第82-84页 |
·对同步卫星穿越磁层顶预报能力比较 | 第84-90页 |
·本章小节 | 第90-91页 |
第六章 高纬磁层顶位形统计分析 | 第91-100页 |
·数据介绍 | 第92-93页 |
·高纬磁层顶和低纬磁层顶位形差异 | 第93-96页 |
·高纬磁层顶位形特性分析 | 第96-98页 |
·高纬磁层顶模型预报效果 | 第98-99页 |
·本章小结 | 第99-100页 |
第七章 三维非对称磁层顶经验模型 | 第100-124页 |
·三维非对称磁层顶位形模型方程介绍 | 第100-104页 |
·模型拟合 | 第104-112页 |
·日下点拟合 | 第105-107页 |
·低纬磁层顶磁尾张角拟合 | 第107-109页 |
·磁层顶位形南北不对称以及东西尺度与南北尺度不一致拟合 | 第109-110页 |
·高纬磁层顶内凹结构拟合 | 第110-111页 |
·三维非对称磁层顶模型最终拟合 | 第111-112页 |
·新三维磁层顶经验模型特点 | 第112-116页 |
·与以往动态磁层顶经验模型定量预报误差比较 | 第116-120页 |
·与高纬磁层顶模型预报效果比较 | 第120-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122-124页 |
第八章 总结和展望 | 第124-127页 |
·本文研究内容总结 | 第124-126页 |
·未来研究展望 | 第126-127页 |
参考文献 | 第127-136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录用及提交的文章目录 | 第136-137页 |
致谢 | 第1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