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14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第10-12页 |
第二节 研究的思路和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第二章 高温高压波速测量-对壳内软弱层的启示 | 第14-28页 |
第一节 高温高压下波速测量系统介绍 | 第14-15页 |
第二节 实验样品及实验设计 | 第15-18页 |
·恒定压力下波速随温度变化的实验流程 | 第16页 |
·波速随地温梯度变化的实验流程 | 第16-18页 |
第三节 实验结果 | 第18-22页 |
第四节 结果讨论 | 第22-26页 |
·波速及各向异性变化特征 | 第22-23页 |
·矿物相变对弹性波速的影响 | 第23-26页 |
·波速-地温梯度测量对壳内结构探测的指示意义 | 第26页 |
第五节 本章结论 | 第26-28页 |
第三章 熔体对地壳各向异性的强化研究—基于模拟计算和相似实验 | 第28-40页 |
第一节 模拟计算 | 第29-31页 |
第二节 相似实验 | 第31-35页 |
·样品及实验方法 | 第31-33页 |
·实验结果 | 第33-35页 |
第三节 讨论及其启示 | 第35-38页 |
·地壳深部岩石各向异性基本特征 | 第35-37页 |
·青藏高原块体底边界探讨 | 第37-38页 |
第四节 结论 | 第38-40页 |
第四章 壳内软弱层对龙门山地区地壳变形影响的数值模拟 | 第40-64页 |
第一节 引言 | 第40-41页 |
第二节 数值方法及模型设计 | 第41-48页 |
·数值模拟方法 | 第41-42页 |
·模型的设计 | 第42-48页 |
第三节 模拟结果 | 第48-59页 |
·壳内软弱层对地壳物质运动的影响 | 第48-51页 |
·变形随时间的变化 | 第51-52页 |
·不同动力学模型的比较 | 第52-56页 |
·影响壳内解耦的因素 | 第56-59页 |
第四节 讨论及结论 | 第59-64页 |
·影响壳内解耦的因素 | 第59-60页 |
·对龙门山地区地质模型的认识 | 第60-62页 |
·对汶川地震发震动力学背景的启示 | 第62-64页 |
第五章 主要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