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近地层臭氧浓度升高对水稻产量和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前言第11-1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6-18页
   ·试验地点与设施第16页
   ·试验处理第16页
   ·供试材料的培育第16-17页
     ·供试品种第16页
     ·材料培育第16-17页
   ·测定内容和方法第17-18页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测定第17页
     ·生育期动态与茎蘖动态的调查第17页
     ·干物重和叶片形态的测定第17页
     ·茎鞘可溶性糖和淀粉的测定第17-18页
   ·数据处理第18页
2 结果与分析第18-53页
   ·高臭氧(O_3)浓度对不同水稻品种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第18-27页
     ·产量第18-19页
     ·单位面积穗数第19-21页
     ·每穗颖花数第21-23页
     ·单位面积颖花数第23页
     ·饱粒率第23-24页
     ·秕粒率第24-25页
     ·空粒率第25页
     ·饱粒千粒重第25-26页
     ·秕粒千粒重第26页
     ·平均千粒重第26-27页
   ·高O_3 浓度对不同水稻品种不同生育时期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第27-30页
     ·分蘖期第27-28页
     ·拔节期第28-29页
     ·抽穗期第29页
     ·成熟期第29-30页
   ·高O_3 浓度对不同水稻品种不同生育阶段干物质生产量的影响第30-33页
     ·移栽~分蘖期第30-31页
     ·分蘖~拔节期第31页
     ·拔节~抽穗期第31-32页
     ·抽穗~成熟期第32-33页
   ·高O_3 浓度对不同水稻品种平均叶面积系数和净同化率的影响第33-35页
     ·叶面积系数第33-34页
     ·净同化率第34-35页
   ·高O_3 浓度对不同水稻品种物质分配的影响第35-49页
     ·绿叶占全株干物重比例第35-38页
     ·黄叶占全株干物重比例第38-40页
     ·叶片(总叶)占全株干物重比例第40-42页
     ·茎鞘占全株干物重比例第42-45页
     ·稻穗占全株干物重比例第45-46页
     ·根占全株干物重比例第46-49页
     ·经济系数(地上部)第49页
   ·高O_3 浓度对不同水稻品种茎鞘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影响第49-53页
     ·茎鞘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有率第49-51页
     ·茎鞘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积累量第51-53页
3 小结与讨论第53-62页
   ·近地层O_3 浓度升高对不同水稻品种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第53-57页
     ·产量第53页
     ·产量构成因素第53-57页
   ·近地层O_3 浓度升高对不同水稻品种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第57-62页
     ·物质生产第57-59页
     ·物质分配第59-62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麦对氮肥响应的基因型差异研究
下一篇:大麦花后氮素养分和品质的动态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