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2页 |
·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7-9页 |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0-11页 |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1页 |
·本章小结 | 第11-12页 |
第2章 面向服务的体系构架与 MDA | 第12-25页 |
·面向服务的体系构架介绍 | 第12-18页 |
·SOA 的基本概念 | 第12-13页 |
·SOA 的基本构架 | 第13-14页 |
·实现SOA 的关键技术 | 第14页 |
·SOA 的优势特征 | 第14-15页 |
·SOA 服务协作模型BPEL 分析 | 第15-18页 |
·模型驱动构架介绍 | 第18-23页 |
·MDA 框架 | 第18-20页 |
·模型转换介绍 | 第20-21页 |
·模型转换框架 | 第21-22页 |
·模型转换方法 | 第22-23页 |
·MDA 的优势 | 第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第3章 UML 活动图到 SOA 服务协作模型的转换 | 第25-36页 |
·UML 活动图及其元模型分析 | 第25-26页 |
·UML 活动图 | 第25-26页 |
·活动图元模型 | 第26页 |
·BPEL 元模型 | 第26-29页 |
·UML 活动图与BPEL 模型的对比 | 第29-30页 |
·UML 活动图到SOA 服务协作模型转换 | 第30-35页 |
·UML 活动图到BPEL 的映射规则 | 第30-32页 |
·UML 活动图元素到BPEL 元素的转换 | 第32-34页 |
·BPEL 模型的生成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4章 服务协作模型的逻辑正确性验证方法 | 第36-46页 |
·服务协作模型的健壮性 | 第36-37页 |
·有色Petri 网的引入 | 第37-39页 |
·BPEL 到Petri 网的转换方法及改进 | 第39-45页 |
·基本活动的转换 | 第39-40页 |
·结构化活动的转换 | 第40-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5章 模型转换实现 | 第46-57页 |
·实验需求分析 | 第46-48页 |
·实验的设计 | 第48-50页 |
·实验的实现 | 第50-55页 |
·PIM 层模型到PSM 层模型的转换 | 第50-53页 |
·BPEL 模型的验证 | 第53-55页 |
·实验结果分析 | 第55-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缩略语词汇表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