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1 引言 | 第12-18页 |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理论意义 | 第13-14页 |
·实践意义 | 第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 第14-15页 |
·文献资料法 | 第15页 |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 第15页 |
·系统分析法 | 第15-16页 |
·技术路线 | 第16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6-18页 |
2 旅游产业集群研究综述 | 第18-28页 |
·西方经济学家关于产业集群理论发展研究 | 第18-22页 |
·马歇尔的产业区理论 | 第18-19页 |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 | 第19页 |
·新产业区理论 | 第19-20页 |
·保罗·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学理论 | 第20-21页 |
·迈克尔·波特的产业竞争优势理论 | 第21-22页 |
·国内有关产业集群的研究进展 | 第22-24页 |
·国外旅游产业集群理论研究现状 | 第24-25页 |
·国内学者关于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进展 | 第25-28页 |
3 旅游产业集群基本理论研究 | 第28-53页 |
·旅游产业的概念及特征 | 第28-33页 |
·旅游产业的定义及其组成 | 第28-30页 |
·旅游产业特征 | 第30-33页 |
·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理论及内容 | 第33-49页 |
·旅游产业集群的概念 | 第33-34页 |
·旅游产业集群形成原因 | 第34-35页 |
·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条件 | 第35-38页 |
·旅游产业集群构成要素 | 第38-39页 |
·旅游产业集群基本特征 | 第39-41页 |
·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模式 | 第41-43页 |
·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机理 | 第43-44页 |
·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方式 | 第44-46页 |
·旅游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 第46-49页 |
·世界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 第49-53页 |
·著名景区、景点周围 | 第50页 |
·旅游度假区 | 第50-51页 |
·主题公园 | 第51页 |
·环城游憩带(ReBAM) | 第51-53页 |
4 中原城市群旅游产业的集群发展 | 第53-67页 |
·中原城市群概况 | 第53-55页 |
·中原城市群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第55-57页 |
·发展中原城市群旅游产业集群的必要性 | 第57-58页 |
·提高中原城市群旅游产业竞争力的需要 | 第57页 |
·有利于吸引外资,促进区域旅游经济发展 | 第57-58页 |
·提升区域旅游品牌的需要 | 第58页 |
·中原城市群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优势与良好机遇 | 第58-63页 |
·优势 | 第58-62页 |
·机遇 | 第62-63页 |
·中原城市群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63-67页 |
·旅游产品结构制约 | 第64页 |
·布局与结构松散 | 第64页 |
·无序竞争行为严重 | 第64-65页 |
·较低的区域旅游合作层次 | 第65页 |
·缺乏文化支持 | 第65-66页 |
·制度障碍 | 第66-67页 |
5 中原城市群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目标及对策 | 第67-72页 |
·中原城市群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目标 | 第67-68页 |
·近期阶段发展目标(2010年~2015年) | 第67页 |
·远期阶段发展目标(2015年~20020年) | 第67-68页 |
·中原城市群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对策 | 第68-72页 |
·优化集群内旅游产品结构,增强集群内企业的创新能力 | 第68-69页 |
·推动产业集群规模扩张与合作,加强与其他产业的共同发展 | 第69页 |
·树立区域品牌,推进中原城市群旅游产业集群文化品牌建设 | 第69-70页 |
·加快旅游企业集团化进程,组建以名牌景区为主的旅游股份公司 | 第70页 |
·建立区域营销网络,拓展旅游产品分销渠道 | 第70-71页 |
·发挥政府在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中的支持和推动作用 | 第71页 |
·建立人才培养机制 | 第71-72页 |
6 结论及展望 | 第72-74页 |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及结论 | 第72-73页 |
·存在的不足之处 | 第73页 |
·研究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硕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77-78页 |
后记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