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10页 |
| ABSTRACT | 第10-11页 |
| 1 引言 | 第11-17页 |
| ·放线菌分离方法的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 ·土样预处理 | 第11-12页 |
| ·培养基成分 | 第12页 |
| ·杂菌抑制剂 | 第12-13页 |
| ·放线菌筛选方法的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 ·传统筛选方法 | 第13-14页 |
| ·抗生素抗性筛选方法的研究 | 第14-15页 |
| ·课题来源、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5-17页 |
| ·课题来源 | 第15页 |
|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15-17页 |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17-31页 |
| ·实验材料 | 第17-22页 |
| ·土壤样品 | 第17页 |
| ·试剂及仪器 | 第17-19页 |
| ·生物活性测定菌 | 第19-20页 |
| ·培养基和培养条件 | 第20页 |
| ·引物设计 | 第20-22页 |
| ·试验方法 | 第22-31页 |
| ·土样中放线菌的分离 | 第22-23页 |
| ·放线菌的三重抗生素抗性筛选 | 第23-24页 |
| ·放线菌的种子培养及液体发酵培养 | 第24页 |
| ·发酵液生物量的测定 | 第24页 |
| ·发酵液的活性测定 | 第24-26页 |
| ·发酵液中抑菌物质稳定性试验 | 第26页 |
| ·放线菌16SrDNA 的提取与鉴定 | 第26-31页 |
|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31-46页 |
| ·抑制剂对土壤细菌、真菌的抑制作用比较 | 第31-32页 |
| ·土壤中放线菌的分离结果 | 第32-33页 |
| ·放线菌的抗性筛选结果 | 第33-34页 |
| ·发酵时间与发酵液各参数之间的关系 | 第34-38页 |
| ·发酵时间与发酵液pH 之间的关系 | 第34页 |
| ·发酵时间与菌丝体生物量之间的关系 | 第34-35页 |
| ·发酵时间与发酵液生物活性之间的关系 | 第35-36页 |
| ·不同发酵时间下发酵液中菌丝体形态 | 第36-38页 |
| ·发酵液上清和菌体浸提液的生物活性测定结果 | 第38-39页 |
| ·1 号放线菌发酵代谢产物对天冬酰胺合成酶的抑制作用 | 第39-40页 |
| ·放线菌发酵液中抑菌物质稳定性检测 | 第40-42页 |
| ·温度对1 号放线菌发酵液上清以及菌体浸提液活性的影响 | 第40-41页 |
| ·pH 值对1 号放线菌发酵液上清以及菌体浸提液活性的影响 | 第41-42页 |
| ·1 号放线菌的分子鉴定结果 | 第42-46页 |
| ·1 号放线菌16SrDNA 的PCR 扩增 | 第42页 |
| ·菌落PCR 鉴定 | 第42-43页 |
| ·阳性克隆的质粒PCR 鉴定 | 第43-44页 |
| ·16SrDNA 的测序结果及序列分析 | 第44-46页 |
| 4.讨论 | 第46-49页 |
| ·放线菌的分离和杂菌抑制 | 第46页 |
| ·放线菌的抗生素抗性筛选 | 第46-47页 |
| ·放线菌的生物活性测定 | 第47页 |
| ·生物活性物质稳定性的测定 | 第47-49页 |
| ·1 号放线菌的 16SrDNA 鉴定 | 第48-49页 |
| 5 结论 | 第49-50页 |
| 致谢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