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8页 |
绪论 | 第8-10页 |
第1章 日本犯罪过失概论 | 第10-22页 |
·日本过失犯罪发生状况 | 第10-13页 |
·日本过失犯罪概况 | 第10-12页 |
·日本过失犯罪特点 | 第12-13页 |
·日本犯罪过失研究状况 | 第13-22页 |
·日本犯罪过失研究概况 | 第13-15页 |
·日本犯罪过失研究特点 | 第15-18页 |
·影响日本犯罪过失研究的新理论——客观归责理论 | 第18-22页 |
第2章 日本犯罪过失本论 | 第22-66页 |
·日本犯罪过失的概念和类型 | 第22-33页 |
·日本犯罪过失的概念 | 第22-27页 |
·日本犯罪过失的类型 | 第27-33页 |
·日本犯罪过失论的基本内容 | 第33-40页 |
·旧过失论的基本主张 | 第33-34页 |
·新过失论的基本主张 | 第34-36页 |
·新新过失论(危惧感说)的基本主张 | 第36-40页 |
·日本犯罪过失的核心问题 | 第40-52页 |
·预见可能性 | 第40-48页 |
·结果避免义务 | 第48-52页 |
·日本犯罪过失的热点问题——以森永牛奶中毒事件为例 | 第52-64页 |
·森永牛奶中毒事件的案件事实及判决 | 第52-54页 |
·森永牛奶中毒事件判决的理论意义 | 第54-63页 |
·森永牛奶中毒事件判决的负面影响 | 第63-64页 |
·小结 | 第64-66页 |
第3章 日本犯罪过失地位论 | 第66-82页 |
·日本犯罪过失地位之争 | 第66-67页 |
·日本犯罪过失地位与犯罪论、构成要件理论 | 第67-69页 |
·日本犯罪过失地位与犯罪论、构成要件理论的关系 | 第67-68页 |
·日本构成要件理论的机能 | 第68-69页 |
·日本犯罪过失在犯罪论中的地位 | 第69-76页 |
·日本犯罪过失的地位变迁史 | 第69-74页 |
·目前日本犯罪过失在犯罪论中的地位 | 第74-76页 |
·日本犯罪过失地位变迁对犯罪论的影响 | 第76-79页 |
·日本犯罪过失地位变迁蕴涵架空责任论的危险 | 第76-77页 |
·日本犯罪过失地位变迁蕴涵否定三段式犯罪论的危险 | 第77-79页 |
·小结 | 第79-82页 |
第4章 日本犯罪过失责任论 | 第82-104页 |
·日本犯罪过失责任的本质 | 第82-85页 |
·日本犯罪过失责任本质的学说 | 第82-83页 |
·对日本犯罪过失责任本质学说的评价 | 第83-85页 |
·日本犯罪过失责任的原则及其变化 | 第85-86页 |
·日本犯罪过失责任的免除理论之一——容许的危险理论 | 第86-94页 |
·容许的危险理论的含义 | 第86-88页 |
·容许的危险理论在犯罪论中的地位 | 第88-91页 |
·容许的危险理论的适用 | 第91-94页 |
·日本犯罪过失责任的免除理论之二——信赖原则 | 第94-104页 |
·信赖原则的含义 | 第94-97页 |
·信赖原则在过失论中的地位 | 第97-99页 |
·信赖原则的适用 | 第99-104页 |
第5章 日本犯罪过失借鉴论 | 第104-126页 |
·借鉴日本犯罪过失的必要性 | 第104-109页 |
·借鉴日本犯罪过失的现实必要性 | 第104-107页 |
·借鉴日本犯罪过失的理论必要性 | 第107-109页 |
·借鉴日本犯罪过失的可能性 | 第109-114页 |
·我国犯罪成立要件与日本犯罪构成要件的共同要素 | 第110页 |
·我国犯罪论与日本犯罪论中的实质的犯罪论 | 第110-114页 |
·借鉴日本犯罪过失的理论准备 | 第114-121页 |
·对我国犯罪过失的评价 | 第114-115页 |
·对我国犯罪过失研究存在问题的澄清 | 第115-121页 |
·借鉴日本犯罪过失的内容 | 第121-126页 |
·借鉴日本犯罪过失的基本理论 | 第121页 |
·借鉴日本犯罪过失的其他理论 | 第121-126页 |
结论 | 第126-129页 |
参考文献 | 第129-139页 |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39-140页 |
致谢 | 第140-141页 |
中文摘要 | 第141-145页 |
Abstract | 第145-1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