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8-19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研究意义 | 第9页 |
·研究现状综述 | 第9-16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对现有相关研究的评价 | 第15-16页 |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论文的创新点与研究框架 | 第17-19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7页 |
·论文的研究框架 | 第17-19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分析 | 第19-33页 |
·柔性管理 | 第19-21页 |
·柔性管理的内涵 | 第19-20页 |
·柔性管理的意义 | 第20页 |
·柔性管理的特点 | 第20-21页 |
·R&D预算管理 | 第21-23页 |
·R&D预算管理的内涵 | 第21-22页 |
·R&D预算管理的特点 | 第22-23页 |
·R&D柔性预算管理的理论基础 | 第23-27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3-24页 |
·行为科学理论 | 第24-25页 |
·权变理论 | 第25-26页 |
·组织转型理论 | 第26-27页 |
·R&D柔性预算管理的意义及特点 | 第27-33页 |
·柔性管理与R&D预算管理融合的必要性分析 | 第27-30页 |
·R&D柔性预算管理的内涵 | 第30-31页 |
·R&D柔性预算管理的内容 | 第31页 |
·R&D柔性预算管理的特点 | 第31-33页 |
第三章 企业R&D柔性预算管理系统的构建 | 第33-48页 |
·企业R&D柔性预算管理系统构建的整体思路及其原则 | 第33-34页 |
·企业R&D柔性预算管理系统构建的整体思路 | 第33页 |
·企业R&D柔性预算管理系统的构建原则 | 第33-34页 |
·企业R&D柔性预算管理系统的构建工具 | 第34-37页 |
·平衡计分卡 | 第34-35页 |
·经济附加值 | 第35-36页 |
·作业管理 | 第36-37页 |
·企业R&D柔性预算管理系统 | 第37-48页 |
·R&D柔性预算目标 | 第37-38页 |
·R&D柔性预算编制 | 第38-44页 |
·R&D柔性预算执行调整 | 第44-45页 |
·R&D柔性预算考评 | 第45-48页 |
第四章 企业R&D预算管理柔性测度分析 | 第48-60页 |
·R&D预算管理柔性测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第48-49页 |
·系统性原则 | 第48页 |
·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 第48页 |
·状态依存的原则 | 第48-49页 |
·动态性原则 | 第49页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R&D预算管理柔性测度模型 | 第49-55页 |
·R&D预算管理柔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49-51页 |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R&D预算管理柔性测度 | 第51-55页 |
·R&D预算管理系统柔性测度案例分析 | 第55-60页 |
·案例企业的背景介绍 | 第55-56页 |
·企业R&D预算管理系统柔性测度模型应用 | 第56-60页 |
第五章 企业实行R&D柔性预算管理的措施 | 第60-66页 |
·企业实行R&D柔性预算管理的条件 | 第60-61页 |
·优化的组织结构 | 第60页 |
·先进的管理水平 | 第60-61页 |
·新型的企业文化 | 第61页 |
·企业实行R&D柔性预算管理的相关措施 | 第61-66页 |
结束语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