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导言 | 第9-14页 |
第一节 学衡派之创立 | 第14-17页 |
第二节 同执一端 各抒己见 | 第17-37页 |
·新诗的理论建设与批评 | 第18-24页 |
·论文学之摹仿 | 第24-29页 |
·论文化-文学之继承与接受 | 第29-37页 |
第三节 师承一家 各学其一 | 第37-52页 |
·梅光迪与白璧德 | 第40-46页 |
·吴宓与白璧德 | 第46-52页 |
第四节 旧体诗的继承和发扬 | 第52-64页 |
·温柔敦厚之诗教,穷愁而工之诗风 | 第53-55页 |
·诗文随时事而变迁 | 第55-56页 |
·诗之音韵 | 第56-64页 |
结语 | 第64-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