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价 | 第12-17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现有研究评价 | 第16-17页 |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7-18页 |
·理论意义 | 第17页 |
·实践价值 | 第17-18页 |
·研究主要内容与框架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农村公路供给特性与农业运输需求特性分析 | 第20-27页 |
·农村公路概述 | 第20页 |
·农村公路的界定 | 第20页 |
·农村公路的特点和受益主体 | 第20页 |
·农村公路供给 | 第20-25页 |
·农村公路供给特性分析 | 第20-22页 |
·农村公路的供给状况 | 第22-25页 |
·农业运输需求特性分析 | 第25-27页 |
·农业运输需求的广泛性 | 第25页 |
·农业运输需求的派生性 | 第25页 |
·农业运输需求的异质性 | 第25-26页 |
·农业运输需求的时间特定性 | 第26页 |
·农业运输需求的空间特定性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农村公路社会经济效益的形成 | 第27-33页 |
·农村公路社会经济效益产生的层次性 | 第27-28页 |
·农村公路对受益地区社会经济的影响 | 第28-33页 |
·农村公路对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 第28-30页 |
·农村公路对农村地区社会发展的影响 | 第30页 |
·农村公路对农村地区社会发展环境的影响 | 第30-32页 |
·农村公路对农村地区社会稳定的影响 | 第32-33页 |
第四章 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社会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3-46页 |
·相关问题的界定 | 第33-35页 |
·评价范畴的确定 | 第33-34页 |
·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社会经济评价目标的确立 | 第34页 |
·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社会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 第34-35页 |
·体系设计方法 | 第35页 |
·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社会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内容 | 第35-46页 |
·交通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 第36-38页 |
·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 第38-42页 |
·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 第42-43页 |
·社会发展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 第43-45页 |
·社会稳定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 | 第45-46页 |
第五章 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社会经济评价方法选择 | 第46-53页 |
·目前公路建设项目评价采用的方法 | 第46-47页 |
·农村公路建设项目社会经济评价方法选择思路 | 第47-48页 |
·效用理论评价方法应用 | 第48-53页 |
·效用理论评价方法 | 第48页 |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8-50页 |
·各级评价指标效用值的确定 | 第50-52页 |
·效用理论评价方法应用 | 第52-53页 |
结束语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