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元件、部件论文--发送器(变换器)、传感器论文--生物传感器、医学传感器论文

新型流动注射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的研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35页
 1 化学发光技术简介第13-18页
   ·化学发光的原理及特点第13-14页
   ·常见的化学发光体系第14-17页
     ·酰肼类化学发光体系第14-15页
     ·高锰酸钾化学发光体系第15页
     ·过氧化草酸酯类化学发光体系第15-16页
     ·吖啶类化学发光体系第16-17页
     ·1,2-二氧杂环丁烷类化学发光体系第17页
   ·化学发光与流动注射技术的联用第17-18页
     ·流动注射分析第17-18页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技术第18页
 2 生物传感器第18-23页
   ·生物传感器的定义第19页
   ·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的分类第19-21页
     ·酶传感器第19-20页
     ·免疫传感器第20页
     ·核酸传感器第20-21页
     ·组织传感器第21页
     ·微生物传感器第21页
   ·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的特点第21页
   ·生物组分的固定化技术第21-23页
 3 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的研究现状及展望第23-29页
   ·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的研究现状第23-28页
   ·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的研究展望第28-29页
 参考文献第29-35页
第二章 新型流动注射化学发光双酶介孔通道传感器对胆固醇的检测第35-49页
 1 前言第35-36页
 2 实验部分第36-39页
   ·试剂及标准溶液第36-37页
   ·仪器设备第37页
   ·介孔材料 SBA-15 的合成第37页
   ·金纳米粒子的制备第37-38页
   ·化学发光双酶胆固醇传感器的研制第38页
   ·胆固醇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检测制第38-39页
 3 结果与讨论第39-45页
   ·介孔材料 SBA-15 的表征第39-41页
   ·化学发光双酶传感器的构建原理第41页
   ·化学发光检测条件的优化第41-43页
   ·胆固醇的检测第43-44页
   ·干扰实验第44页
   ·血清样品测定第44-45页
   ·传感器的稳定性第45页
 4 小结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第三章 基于固定化纳米金增强化学发光双酶传感器测定葡萄糖第49-63页
 1 前言第49-50页
 2 实验部分第50-52页
   ·试剂及标准溶液第50页
   ·仪器设备第50页
   ·GNPs-壳聚糖复合膜的合成第50-51页
   ·化学发光双酶葡萄糖传感器的研制第51-52页
 3 结果与讨论第52-59页
   ·GNPs 对Luminol-H_2O_2-HRP 化学发光体系的增强作用第52-55页
   ·化学发光检测条件的优化第55-56页
   ·葡萄糖的检测第56-58页
   ·干扰实验第58页
   ·血清样品测定第58-59页
   ·传感器的稳定性第59页
 4 小结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第四章 新型两组分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甲胎蛋白和癌胚抗原的同时测定第63-77页
 1 前言第63-64页
 2 实验部分第64-67页
   ·试剂及标准溶液第64页
   ·仪器设备第64-65页
   ·两组分免疫分析过程第65-67页
 3 结果与讨论第67-72页
   ·实验原理第67页
   ·检测条件的优化第67-69页
     ·免疫反应条件对化学发光检测的影响第67-68页
     ·底物浓度及pH 值对化学发光检测的影响第68-69页
   ·AFP与CEA的联合检测第69-71页
   ·交叉反应评估第71页
   ·精确度和重现性第71-72页
 4 小结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77页
第五章 高锰酸钾-甲醛-穿心莲内酯体系化学发光的研究第77-88页
 1 前言第77页
 2 实验部分第77-79页
   ·试剂及标准溶液第77-78页
   ·仪器设备第78页
   ·分析方法第78-79页
 3 结果与讨论第79-85页
   ·增敏剂对高锰酸钾-穿心莲内酯化学发光体系的增强作用第79-80页
   ·检测条件的优化第80-81页
   ·穿心莲内酯的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检测第81-82页
   ·干扰实验第82页
   ·样品分析第82-83页
   ·可能的化学发光机理第83-85页
 4 小结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88页
结论第88-90页
致谢第90-91页
攻读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91-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离子液体修饰碳糊电极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的研制
下一篇:基于多壁碳纳米管和室温离子液体复合材料修饰电极的生物传感器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