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蓬竹地理分布及种群生态学特性研究
| 致谢 | 第1-4页 |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15页 |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8-13页 |
| ·植物种群生态学研究进展 | 第8-10页 |
| ·竹类种群生态学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小蓬竹地理分布及生境状况 | 第15-22页 |
|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 ·研究材料 | 第15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15-21页 |
| ·地理分布 | 第15-17页 |
| ·小蓬竹原生境气候条件 | 第17-19页 |
| ·小蓬竹原生境土壤条件 | 第19-20页 |
| ·小蓬竹原生境伴生植物 | 第20-21页 |
| ·小结 | 第21-22页 |
| 第三章 小蓬竹群落学特征 | 第22-31页 |
| ·研究地点 | 第22页 |
|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23-29页 |
| ·群落内植物的区系特征 | 第23页 |
| ·群落生活型构成 | 第23-25页 |
| ·群落的层次结构特征 | 第25-26页 |
| ·群落中小蓬竹种群生长状况对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 第26-29页 |
| ·群落中小蓬竹种群生长状况对乔木树种的影响 | 第29页 |
| ·小结 | 第29-31页 |
| 第四章 小蓬竹生长发育规律 | 第31-41页 |
| ·研究地点 | 第31页 |
| ·研究方法 | 第31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31-39页 |
| ·小蓬竹出笋数量分布规律 | 第31-32页 |
| ·不同出笋阶段成竹率的变化 | 第32-33页 |
| ·不同竹丛间出笋成竹规律 | 第33-34页 |
| ·幼竹高生长规律 | 第34-35页 |
| ·小枝及小叶的生长规律 | 第35-36页 |
| ·实生幼苗更新现状 | 第36-39页 |
| ·小结 | 第39-41页 |
| 第五章 小蓬竹种群结构 | 第41-51页 |
| ·试验地点及实验方法 | 第41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41-49页 |
| ·小蓬竹种群年龄结构 | 第41-43页 |
| ·小蓬竹种群径级结构 | 第43-44页 |
| ·小蓬竹种群高度级结构 | 第44-46页 |
| ·小蓬竹丛级分布 | 第46-47页 |
| ·不同坡向小蓬竹丛级结构 | 第47页 |
| ·小蓬竹丛株数与丛平均地径的相关性 | 第47-49页 |
| ·小结 | 第49-51页 |
| 第六章 小蓬竹冠形结构及生物量结构 | 第51-62页 |
| ·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 | 第51-52页 |
| ·研究方法 | 第51页 |
| ·生物量的取样与测定 | 第51页 |
| ·数据处理 | 第51-52页 |
| ·结果与分析 | 第52-60页 |
| ·不同坡向小蓬竹冠形结构 | 第52-55页 |
| ·各构件之间的相关性 | 第55-58页 |
| ·小蓬竹单丛生物量结构研究 | 第58-59页 |
| ·小蓬竹单株生物量研究 | 第59-60页 |
| ·小结 | 第60-62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62-65页 |
| ·结论 | 第62-63页 |
| ·讨论 | 第63-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 详细摘要 | 第69-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