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8页 |
| ·三次采油技术及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8-9页 |
| ·表面活性剂驱油概况 | 第9-13页 |
| ·驱油机理 | 第9-11页 |
| ·主要方法 | 第11-12页 |
| ·ASP 三元复合驱 | 第12-13页 |
|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 | 第13页 |
| ·甜菜碱型表面活性剂 | 第13-16页 |
| ·羧酸型甜菜碱 | 第14-15页 |
| ·α-烷基甜莱碱 | 第14页 |
| ·N-烷基甜菜碱 | 第14页 |
| ·N-酰胺基取代的羧酸型甜菜碱 | 第14-15页 |
| ·N-长碳链烷氧基取代的羧酸型甜菜碱 | 第15页 |
| ·N-长链硫代羧酸型甜菜碱 | 第15页 |
| ·磺基甜菜碱 | 第15-16页 |
| ·磺乙基甜菜碱 | 第15-16页 |
| ·磺丙基甜菜碱 | 第16页 |
| ·羟基磺丙基甜莱碱 | 第16页 |
| ·硫酸酯甜菜碱 | 第16页 |
| ·本课题的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双长链烷基甜菜碱的分析检测 | 第18-28页 |
| ·引言 | 第18-19页 |
| ·实验材料 | 第19页 |
| ·结果和讨论 | 第19-26页 |
| ·定性分析 | 第19-20页 |
| ·定量分析 | 第20-26页 |
| ·本章小结 | 第26-28页 |
| 第三章 双长链烷基甜菜碱的合成 | 第28-40页 |
| ·引言 | 第28-29页 |
| ·实验试剂及仪器设备 | 第29-30页 |
| ·实验方法 | 第30-31页 |
| ·氯乙酸钠+水介质法 | 第30-31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1-39页 |
| ·合成路线选择 | 第31页 |
| ·单因素试验 | 第31-35页 |
| ·正交试验合成双C_(10) 烷基甲基甜菜碱 | 第35-37页 |
| ·正交试验合成双C_(12) 烷基甲基甜菜碱 | 第37-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第四章 双长链烷基甜菜碱的提纯与结构表征 | 第40-47页 |
| ·引言 | 第40页 |
| ·实验试剂及仪器设备 | 第40-41页 |
| ·实验方法 | 第41页 |
| ·双长链烷基甲基甜菜碱的提纯 | 第41页 |
| ·双长链烷基甲基甜菜碱的结构表征 | 第41页 |
| ·结果和讨论 | 第41-46页 |
| ·化学分析 | 第41-43页 |
| ·提纯产品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43-45页 |
| ·质谱分析 | 第45-46页 |
| ·元素分析 | 第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第五章 双长链烷基甜菜碱的性能研究 | 第47-56页 |
| ·引言 | 第47页 |
| ·实验试剂及仪器设备 | 第47-48页 |
| ·实验方法 | 第48-49页 |
| ·表面张力测定 | 第48页 |
| ·界面张力测定 | 第48-49页 |
| ·抗吸附试验 | 第49页 |
| ·天然岩芯驱油实验 | 第49页 |
| ·耐电解质实验 | 第49页 |
| ·结果和讨论 | 第49-55页 |
| ·双长链烷基甲基甜菜碱的表面活性 | 第49-51页 |
| ·双长链烷基甲基甜菜碱的耐盐性 | 第51-53页 |
| ·双长链烷基甲基甜菜碱用作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的可行性 | 第53-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第56-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