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插图索引 | 第11-12页 |
附表索引 | 第12-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19页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3-15页 |
·背景 | 第13-14页 |
·意义 | 第14-15页 |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15-17页 |
·国外 | 第15-16页 |
·国内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方法及资料来源 | 第17-18页 |
·研究框架 | 第18-19页 |
第2章 国内外汽车能源消耗现状及特点 | 第19-27页 |
·国外汽车能源消耗现状及特点 | 第19-21页 |
·美国 | 第20-21页 |
·欧洲 | 第21页 |
·日本 | 第21页 |
·国内汽车能源消耗现状及特点 | 第21-26页 |
·现状 | 第21-25页 |
·特点 | 第25-26页 |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我国汽车使用节能的PEST 分析 | 第27-35页 |
·我国汽车使用节能的政策环境(POLITICAL)分析 | 第27-31页 |
·出台了一些有利于汽车节能的政策和法规 | 第27-30页 |
·组织开展了一批重大科研项目 | 第30页 |
·缺乏统一和完整的发展战略规划 | 第30-31页 |
·我国汽车使用节能的经济环境(ECONOMIC)分析 | 第31-32页 |
·能源紧缺为节能汽车提供了发展空间 | 第31-32页 |
·汽车保有量急剧上升加大能源供给压力 | 第32页 |
·我国汽车使用节能的社会文化环境(SOCIOCULTURAL)分析 | 第32-33页 |
·民众畸形的消费观念 | 第32页 |
·消费者的节能意识不强 | 第32-33页 |
·我国汽车使用节能的技术环境(TECHNOLOGICAL)分析 | 第33-34页 |
·汽车使用节能的技术水平有所提高 | 第33页 |
·未掌握汽车使用节能的关键技术 | 第33页 |
·汽车使用节能标准法规体系滞后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影响汽车使用节能的因素及其分析 | 第35-65页 |
·“人”对汽车节能的影响 | 第35-37页 |
·驾驶员操作水平对耗油量的影响 | 第35-36页 |
·驾驶员其他素质对节能的影响 | 第36页 |
·非机动车驾驶人和行人对节能的影响 | 第36页 |
·交通管理者对节能的影响 | 第36-37页 |
·“车”对汽车节能的影响 | 第37-39页 |
·车速对汽车节能的影响 | 第37-38页 |
·车型对汽车节能的影响 | 第38页 |
·汽车技术状况对节能的影响 | 第38-39页 |
·“路”对汽车节能的影响 | 第39-45页 |
·近几年我国道路概况 | 第39-40页 |
·道路等级及道路布局对汽车节能的影响 | 第40页 |
·交通拥堵对汽车节能的影响(以长沙市为例) | 第40-45页 |
·我国汽车使用节能重点因素分析 | 第45-64页 |
·层次分析法理论综述 | 第45-50页 |
·层次分析法软件YAAHP 介绍 | 第50-51页 |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 第51-52页 |
·问卷调查 | 第52-53页 |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5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5章 我国汽车使用节能的措施建议 | 第65-71页 |
·“人”方面的措施建议 | 第65-66页 |
·“车”方面的措施建议 | 第66-69页 |
·“路”方面的措施建议 | 第69-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6-77页 |
附录 B 汽车使用节能考虑重点专家评分表 | 第77-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