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插图索引 | 第10-11页 |
附表索引 | 第11-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9页 |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物流金融的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乡镇企业融资的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文献评述 | 第17-18页 |
·研究内容和主要创新点 | 第18-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研究创新点 | 第18-19页 |
第2章 我国乡镇企业的融资现状 | 第19-29页 |
·乡镇企业融资的宏观环境分析 | 第19-21页 |
·乡镇企业融资的国家政策与法律环境 | 第19-20页 |
·乡镇企业融资的经济与市场环境 | 第20页 |
·乡镇企业融资的社会服务环境 | 第20-21页 |
·乡镇企业融资的主要方式分析 | 第21-23页 |
·乡镇企业内源融资积累不足 | 第21页 |
·乡镇企业外源融资渠道狭窄 | 第21-23页 |
·乡镇企业融资的基本特点 | 第23页 |
·抵押贷款已成为乡镇企业贷款的主要方式 | 第23页 |
·乡镇企业信贷活动有明显的“两极分化” | 第23页 |
·正规金融机构仍然是乡镇企业融资的主渠道 | 第23页 |
·乡镇企业融资困难的表现及其原因分析 | 第23-29页 |
·乡镇企业融资困难的表现 | 第23-25页 |
·乡镇企业的融资困难的原因分析 | 第25-29页 |
第3章 乡镇企业运用物流金融融资的可行性分析 | 第29-41页 |
·物流金融的概述 | 第29-32页 |
·物流金融的内涵 | 第29-30页 |
·物流金融的外延 | 第30-32页 |
·物流金融的实践应用 | 第32页 |
·乡镇企业物流金融参与主体收益分析 | 第32-37页 |
·金融机构收益分析 | 第33-34页 |
·第三方物流企业收益分析 | 第34-36页 |
·供应链核心企业收益分析 | 第36-37页 |
·基于物流金融的乡镇企业融资三方动态博弈模型 | 第37-41页 |
·基本假设 | 第37页 |
·核心企业参与物流金融的情况 | 第37-38页 |
·核心企业不参与物流金融的情况 | 第38-39页 |
·博弈结果分析 | 第39-40页 |
·博弈模型的结论 | 第40-41页 |
第4章 基于物流金融的乡镇企业融资模式设计 | 第41-50页 |
·乡镇企业融通仓模式 | 第41-44页 |
·乡镇企业融通仓的内涵 | 第41页 |
·乡镇企业融通仓模式的服务功能 | 第41-42页 |
·乡镇企业融通仓具体运作模式 | 第42-43页 |
·乡镇企业融通仓的特点 | 第43-44页 |
·乡镇企业保兑仓模式 | 第44-45页 |
·乡镇企业保兑仓的内涵 | 第44页 |
·乡镇企业保兑仓运作模式 | 第44-45页 |
·乡镇企业保兑仓的特点 | 第45页 |
·乡镇企业应收账款融资池模式 | 第45-47页 |
·乡镇企业应收账款融资池的内涵 | 第45-46页 |
·乡镇企业应收账款融资池模式的特点 | 第46-47页 |
·乡镇企业物流金融模式的比较及案例分析 | 第47-50页 |
·乡镇企业物流金融模式的共同点 | 第47页 |
·乡镇企业物流金融模式的区别点 | 第47-48页 |
·乡镇企业物流金融融资案例分析 | 第48-50页 |
第5章 基于物流金融的乡镇企业融资的政策建议 | 第50-55页 |
·乡镇企业运用物流金融融资的政策建议 | 第50-51页 |
·乡镇企业积极改善自身经营状况 | 第50页 |
·乡镇企业树立诚信企业的形象 | 第50-51页 |
·其他参与主体的政策建议 | 第51-55页 |
·政府适当引导与规范,为乡镇利用企业物流金融融资提供体制保障 | 第51-52页 |
·金融机构控制业务风险,拓宽乡镇企业融资的资金源泉 | 第52-53页 |
·龙头企业衔接银企,巩固乡镇企业利用物流金融融资的基石 | 第53-5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