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8-12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国际状况 | 第8页 |
·国内状况 | 第8-9页 |
·本文研究的目的、方法、内容和框架 | 第9-12页 |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研究内容 | 第10页 |
·文章基本框架 | 第10-12页 |
第二章 地理标志概述 | 第12-20页 |
·地理标志的概念 | 第12-16页 |
·地理标志的基本概念 | 第12-13页 |
·地理标志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 第13-16页 |
·地理标志的特征 | 第16-17页 |
·地理标志保护的理论分析 | 第17-20页 |
·劳动财产理论 | 第18页 |
·公共产品理论 | 第18页 |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8-19页 |
·俱乐部理论 | 第19-20页 |
第三章 国外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制度分析 | 第20-27页 |
·国际上地理标志保护的典型立法模式 | 第20-24页 |
·商标法保护模式 | 第20-22页 |
·专门法保护模式 | 第22-23页 |
·商业标志法保护模式 | 第23页 |
·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模式 | 第23-24页 |
·经验和启示 | 第24-27页 |
第四章 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的运行现状 | 第27-41页 |
·我国地理标志法律保护制度的发展历程 | 第27-30页 |
·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的现状分析 | 第30-36页 |
·我国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分布现状 | 第30-34页 |
·案例分析 | 第34-36页 |
·我国目前的两种地理标志保护模式的现状 | 第36-41页 |
·两种地理标志保护模式的比较分析 | 第36-39页 |
·对两种保护模式的评析 | 第39-41页 |
第五章 发展我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制度的政策需求 | 第41-51页 |
·我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 第41-45页 |
·我国地理标志使用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 第41-42页 |
·我国地理标志双重保护模式下存在的问题 | 第42-45页 |
·案例分析 | 第45-47页 |
·我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制度的需求分析 | 第47-51页 |
·地理标志与“三农”问题 | 第47-48页 |
·地理标志与品牌农业 | 第48-49页 |
·地理标志与特色农产品 | 第49-51页 |
第六章 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制度的政策体系设计 | 第51-63页 |
·不同专家的观点和建议 | 第51-52页 |
·我国地理标志保护制度选择的深层次因素 | 第52-54页 |
·历史传统因素 | 第52-53页 |
·现实国情因素 | 第53页 |
·国际保护的发展趋势 | 第53-54页 |
·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制度的政策体系设计 | 第54-63页 |
·地理标志管理部门架构 | 第54-55页 |
·建立地理标志专门立法的可行性分析 | 第55-56页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理标志保护法》的设计 | 第56-63页 |
第七章 改革和完善我国地理标志保护制度的政策建议 | 第63-71页 |
·明确管理部门,解决权利冲突 | 第63-65页 |
·商标与地理标志冲突的解决 | 第63-64页 |
·证明商标、集体商标与地理标志冲突的解决 | 第64-65页 |
·发挥其他组织的功能和作用 | 第65-66页 |
·加强行业协会管理 | 第65-66页 |
·建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 第66页 |
·加快立法进程,完善配套的规章制度 | 第66-68页 |
·制定行业标准,加强质量监管 | 第66-67页 |
·规范申请程序,建立退出机制 | 第67-68页 |
·注重产地环境建设,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 | 第68-69页 |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执法环境 | 第69-70页 |
·建立国际注册通告制度,推动地理标志产品的国外注册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