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年~)论文

建国后周恩来的中国发展观研究

中文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1页
序言第11-15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11-12页
 二、研究现状分析第12页
 三、研究的意义第12-13页
 四、研究方法第13-15页
一、周恩来中国发展观的思想基础第15-19页
 (一) 继承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第15-16页
 (二) 借鉴西方国家的发展经验第16-17页
 (三) 吸收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第17-19页
二、周恩来中国发展观的实践过程第19-28页
 (一) 1949——1956:初步实践第19-21页
 (二) 1957——1965:曲折中的探索与实践第21-25页
 (三) 1966——1976:动乱中的进一步实践第25-28页
三、周恩来中国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第28-36页
 (一) 坚持经济建设在国家建设中居于首要地位,为中国发展夯实物质基础第28-29页
 (二) 最早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为中国发展指明奋斗目标第29-30页
 (三) 正确分析知识分子问题,为中国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第30-32页
 (四) 提出“专政要继续、民主要扩大”,为中国发展确定政治保障第32-33页
 (五) 改革生产关系,关键是发展科学技术,为中国的发展提供动力源泉第33-34页
 (六) 广泛开展外交工作,为中国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第34-36页
四、周恩来中国发展观的主要特点第36-43页
 (一) 稳妥性第36-37页
 (二) 整体性第37-39页
 (三) 求同性第39-40页
 (四) 人民性第40-41页
 (五) 可持续性第41-43页
五、周恩来中国发展观的现实启迪第43-53页
 (一) 周恩来的中国发展观的价值第43-49页
 (二) 周恩来的中国发展观的现实启示第49-53页
结语: 发展观的历史演变与科学发展的时代价值第53-55页
附录第55-56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56-59页
后记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的经费物资来源研究
下一篇:彭雪枫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思想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