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2页 |
第一章 环境伦理:价值与困境 | 第12-17页 |
第一节 环境伦理学界对“人类中心主义”的批判 | 第12-13页 |
第二节 环境伦理学的几种伦理主张及其困境 | 第13-17页 |
第二章 全球化进程中环境危机仍未缓解的深层根源 | 第17-27页 |
第一节 经济层面:现代性和资本的内在逻辑加剧了资源争夺 | 第17-21页 |
一、现代性的魔力引发了不同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和资源争夺 | 第17-19页 |
二、资本的逐利本性导致社会经济系统畸形发展 | 第19-21页 |
第二节 政治层面:强权政治充当了环境危机的幕后真凶 | 第21-25页 |
一、国内:频繁多发的环保问题与地方权力的滥用有一定的联系 | 第21-24页 |
二、国际上:强权政治导致资源争夺中的恶性竞争与激烈对抗 | 第24-25页 |
第三节 思想层面:“主客二分”的思维诱发主体意识的膨胀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提供的可能借鉴 | 第27-34页 |
第一节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基本内涵 | 第27-33页 |
一、提出该理论的背景和原由 | 第27-28页 |
二、交往行为理论的逻辑起点 | 第28-31页 |
三、交往行为理论的基本内涵 | 第31-33页 |
第二节 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的借鉴意义 | 第33-34页 |
第四章 重建当代环境伦理的可能路径 | 第34-38页 |
第一节 借鉴交往行为理论重建当代环境伦理的现实基础 | 第34-36页 |
第二节 重建的可能路径:在交往行为理论指导下进行协商与合作 | 第36-38页 |
一、以交往理性为借鉴构建国际商谈的“公共领域” | 第36页 |
二、以交往理性为借鉴建立主体间性促进国际合作 | 第36-38页 |
结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后记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