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光波通信、激光通信论文

光突发交换网中若干关键技术的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4页
第1章 绪论第14-26页
   ·引言第14-15页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5-18页
     ·OBS 提出的背景第15-16页
     ·光交换技术简介第16-17页
     ·三种光交换技术的比较第17-18页
   ·OBS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8-22页
     ·OBS 网络汇聚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8页
     ·OBS-under-Self-similar 的研究现状第18-19页
     ·OBS 网络冲突消减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9-20页
     ·OBS 实用化的研究现状第20-21页
     ·OBS 搭建网络仿真平台的研究现状第21-22页
   ·本文的内容和结构安排第22-24页
   ·作者的主要工作第24-26页
第2章 OBS 网络的基本原理第26-44页
   ·引言第26页
   ·OBS 网络的结构第26-29页
     ·OBS 网络模型及交换原理第26-27页
     ·OBS 边缘节点的结构和功能第27-28页
     ·OBS 核心节点的结构和功能第28-29页
   ·OBS 网络的汇聚技术第29-32页
     ·固定时间门限的汇聚策略(Fixed Assembly Period, FAP)第29页
     ·固定长度门限的汇聚策略(Fixed Burst Length, FBL)第29-30页
     ·混合门限的汇聚策略(Min Burst-Size Max Assembly Period, MSMAP)第30-31页
     ·自适应门限的汇聚策略(Adaptive Assembly Period, AAP)第31-32页
   ·OBS 网络的调度技术第32-34页
     ·LAUC(Latest Available Unscheduled Channel)算法第32-33页
     ·LAUC-VF(Latest Available Unscheduled Channel)算法第33-34页
   ·OBS 网络的路由协议与冲突消减技术第34-38页
     ·OBS 网络的路由协议第34-36页
     ·OBS 网络的冲突消减技术第36-38页
   ·OBS 网络的控制协议第38-43页
     ·JIT(Just In Time)协议第39-41页
     ·JET(Just Enough Time)协议第41-43页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第3章 OBS 网络中汇聚技术第44-67页
   ·引言第44页
   ·OBS-Ethernet 自适应汇聚模块的设计第44-52页
     ·汇聚模块的性能参数第45-46页
     ·OBS-Ethernet 自适应汇聚模块的结构第46-47页
     ·自适应汇聚算法基本思想及流程第47-49页
     ·仿真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第49-52页
   ·OBS 中带穿越计数器的自适应汇聚策略第52-58页
     ·新型自适应汇聚策略CBAAP 的算法描述第52-54页
     ·CBAAP 的仿真结果与分析第54-58页
   ·OBS 汇聚网卡的设计与实现第58-66页
     ·OBS 边缘节点汇聚网卡的结构和原理第58-60页
     ·OBS 边缘节点汇聚网卡功能设计第60-63页
     ·OBS 边缘节点汇聚网卡性能测试第63-66页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4章 OBS 网络中冲突消减及拥塞控制技术第67-80页
   ·引言第67页
   ·LAUC-VF 信道调度模块的FPGA 实现第67-73页
     ·LAUC-VF 调度模块实现原理第67-69页
     ·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第69-73页
   ·分段保护(偏射)-分段路由的负载均衡技术第73-79页
     ·分段模型第73-74页
     ·分段保护(偏射路由)机制第74-75页
     ·SPSR 变量定义第75页
     ·SPSR 拥塞概率模型第75-76页
     ·SPSR 算法步骤第76页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76-79页
   ·本章小结第79-80页
第5章 基于 NS2 的 OBS 网络仿真平台研究与实现第80-100页
   ·引言第80-81页
   ·NS-2 简介第81-83页
     ·NS-2 的溯源第81-82页
     ·NS-2 介绍及软件构成第82页
     ·几种仿真工具的介绍和比较第82-83页
   ·三种典型的OBS 仿真平台的比较第83-84页
   ·OBS-NP 的结构和设计要求第84-87页
     ·OBS-NP 的仿真机制第85-86页
     ·OBS-NP 的设计要求第86-87页
   ·OBS-NP 的功能模块第87-91页
     ·节点模块第88-89页
     ·链路模块第89-90页
     ·FDL 模块第90-91页
   ·OBS-NP 的仿真结果第91-99页
     ·业务源第91-95页
     ·网络仿真拓扑的建立第95-96页
     ·路由选择及突发包传输状态第96-97页
     ·网络性能及仿真平台有效性的验证第97-99页
     ·OBS-NP 的系统评价第99页
   ·本章小结第99-100页
第6章 OBS 网络核心节点的 OXC 设计第100-121页
   ·引言第100-101页
   ·OBS 核心节点的L-WIXC第101-111页
     ·L-WIXC 的光学结构第101-103页
     ·三种OXC 结构的拥塞性能比较第103-104页
     ·三种OXC 结构的设计成本比较第104-105页
     ·L-WIXC 控制算法第105-107页
     ·L-WIXC 光学与通信性能仿真分析第107-111页
   ·OBS 核心节点的MG-OXC 设计第111-119页
     ·MG-OXC 的结构第111-115页
     ·MG-OXC 的光通信性能仿真与分析第115-119页
   ·本章小结第119-121页
第7章 总结与展望第121-125页
   ·全文总结第121-123页
   ·今后的研究方向第123-124页
   ·OBS 网络的研究展望第124-125页
参考文献第125-132页
致谢第132-13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第133-134页

论文共1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黄瓜采摘机器人视觉关键技术及系统研究
下一篇:多物理场下金属微互连结构的电迁移失效及数值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