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集聚问题研究--论北京金融集聚发展
提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引言 | 第8-12页 |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8-9页 |
·选题的研究方法 | 第9-12页 |
·选题路径构架 | 第9-10页 |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10-12页 |
2 金融集聚的基础理论 | 第12-21页 |
·金融发展理论 | 第12-15页 |
·金融发展的内涵 | 第12-13页 |
·金融发展的构成因素 | 第13页 |
·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 | 第13-15页 |
·金融地理学理论 | 第15-17页 |
·地理因素仍具备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金融中心问题的研究 | 第16-17页 |
·产业集聚理论 | 第17-18页 |
·区域经济理论 | 第18-19页 |
·规模经济理论 | 第19-21页 |
3 金融集聚的形成机制 | 第21-30页 |
·金融集聚的内涵 | 第21-24页 |
·金融集聚的定义 | 第21-23页 |
·金融集聚的特点 | 第23-24页 |
·金融集聚的形成过程 | 第24-28页 |
·金融集聚的动因 | 第24-25页 |
·金融集聚的阶段 | 第25-27页 |
·金融集聚的影响因素 | 第27-28页 |
·金融集聚的功能作用 | 第28-30页 |
4 国外金融集聚的现实借鉴 | 第30-40页 |
·金融集聚的模式 | 第30-32页 |
·伦敦的金融集聚分析 | 第32-36页 |
·伦敦的金融集聚发展 | 第32页 |
·伦敦的金融集聚现状 | 第32-35页 |
·伦敦的金融集聚借鉴 | 第35-36页 |
·新加坡的金融集聚分析 | 第36-40页 |
·新加坡的金融集聚的发展与现状 | 第36-38页 |
·新加坡的金融集聚借鉴 | 第38-40页 |
5 北京金融集聚发展的优劣分析 | 第40-47页 |
·北京金融集聚的现状 | 第40-43页 |
·北京发展金融集聚的优势 | 第43-45页 |
·决策监管优势 | 第43页 |
·总部优势 | 第43页 |
·信息优势 | 第43-44页 |
·经济优势 | 第44-45页 |
·政府扶持优势 | 第45页 |
·北京发展金融集聚的不足之处 | 第45-47页 |
·金融体系成熟度不够 | 第45-46页 |
·金融市场开放度不高 | 第46页 |
·专业人才缺乏 | 第46-47页 |
6 北京金融集聚发展的策略建议 | 第47-50页 |
·提高金融效率,完善金融集聚服务 | 第47-48页 |
·深化金融体系,丰富金融市场 | 第47页 |
·大力发展经济,带动金融集聚 | 第47-48页 |
·培养审慎开放的监管理念,完善信息披露机制 | 第48页 |
·提供公共服务,打造服务型政府 | 第48-50页 |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加大政策扶持 | 第48页 |
·加快通用型金融人才运输 | 第48-49页 |
·发挥辐射效应,做好"环渤海区"中心 | 第49-50页 |
7 结论 | 第50-51页 |
8 后记 | 第51-52页 |
9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10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