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货币政策的效应分析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引言 | 第8-10页 |
·写作的目的和意义 | 第8页 |
·文献综述 | 第8页 |
·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 第8-9页 |
·研究方法 | 第8页 |
·论文结构 | 第8-9页 |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9-10页 |
2 货币政策的基本理论 | 第10-16页 |
·货币政策目标 | 第10-12页 |
·最终目标 | 第10-11页 |
·操作目标 | 第11页 |
·中介指标 | 第11-12页 |
·货币政策工具 | 第12-13页 |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 第12-13页 |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 第13页 |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 | 第13-14页 |
·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 第13-14页 |
·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 第14页 |
·货币政策调节经济的理论 | 第14-16页 |
3 1984年至今货币政策效应分析 | 第16-23页 |
·1984年-1993年货币政策效应分析 | 第16页 |
·1994年-1997年货币政策效应分析 | 第16-17页 |
·1998年-2001年货币政策效应分析 | 第17-19页 |
·2002年-2006年货币政策效应分析 | 第19-20页 |
·2007年至2009上半年货币政策效应分析 | 第20-23页 |
4 货币政策的实证分析 | 第23-49页 |
·计量经济学的理论部分 | 第23-25页 |
·序列的平稳性和单位根检验 | 第23页 |
·协整分析和协整检验 | 第23-24页 |
·因果关系检验 | 第24页 |
·误差修正模型 | 第24-25页 |
·变量的选取和数据的处理 | 第25-38页 |
·市场利率 | 第25-28页 |
·GDP | 第28-31页 |
·CPI | 第31-33页 |
·货币供应量(M1) | 第33-38页 |
·实证分析 | 第38-49页 |
·序列的单位根检验 | 第38-39页 |
·序列的协整检验 | 第39-43页 |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第43-44页 |
·脉冲响应函数 | 第44-49页 |
5 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因素 | 第49-54页 |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障碍 | 第49-51页 |
·从中央银行来看 | 第49页 |
·从金融市场来看 | 第49-50页 |
·从商业银行来看 | 第50页 |
·从企业来看 | 第50-51页 |
·货币市场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 | 第51-54页 |
·货币市场在货币政策传导效应方面的作用 | 第51页 |
·我国货币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51-54页 |
6 完善我国货币政策效应机制的建议 | 第54-59页 |
·要完善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 第54-55页 |
·强化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 第54页 |
·加快利率市场化 | 第54页 |
·加快商业银行改革 | 第54-55页 |
·应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步伐 | 第55页 |
·完善我国货币市场的对策 | 第55-57页 |
·优化市场的组织体系 | 第55-56页 |
·加快货币市场建设 | 第56页 |
·加快利率改革步伐 | 第56页 |
·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 | 第56-57页 |
·货币政策与其他政策的配合 | 第57-59页 |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配合 | 第57页 |
·货币政策和收入政策的配合 | 第57页 |
·货币政策和产业政策的配合 | 第57-59页 |
7 结论 | 第59-60页 |
后记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