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1 绪论 | 第8-17页 |
| ·矮塔斜拉桥及其地震反应分析研究简介 | 第8-15页 |
| ·矮塔斜拉桥的特点 | 第8-9页 |
| ·矮塔斜拉桥的发展过程及趋势 | 第9-11页 |
| ·铁路矮塔斜拉桥的发展状况 | 第11页 |
| ·矮塔斜拉桥的地震反应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5-17页 |
| 2 桥梁抗震分析的理论基础 | 第17-29页 |
| ·桥梁抗震分析的重要性 | 第17页 |
| ·桥梁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的演变 | 第17-23页 |
| ·静力法 | 第18页 |
| ·反应谱法 | 第18-22页 |
| ·动态时程分析方法 | 第22-23页 |
| ·地震动输入 | 第23-28页 |
| ·简述 | 第23页 |
| ·抗震设防目标 | 第23-25页 |
| ·输入加速度时程 | 第25-27页 |
| ·地震动输入模式 | 第27-28页 |
| ·小结 | 第28-29页 |
| 3 天津枢纽津沪联络线特大桥动力特性分析 | 第29-35页 |
| ·概述 | 第29-30页 |
| ·桥梁动力特性分析概述 | 第30-32页 |
| ·全桥结构动力特性分析 | 第32-34页 |
| ·小结 | 第34-35页 |
| 4 天津枢纽津沪联络线特大桥弹性地震反应分析 | 第35-51页 |
| ·简介 | 第35-37页 |
| ·天津枢纽津沪联络线特大桥的反应谱分析 | 第37-39页 |
| ·天津枢纽津沪联络线特大桥的弹性时程分析 | 第39-49页 |
| ·地震波的选取 | 第39-40页 |
| ·弹性时程分析结果 | 第40-49页 |
| ·反应谱分析与弹性时程分析计算结果之比较 | 第49页 |
| ·抗震验算 | 第49-50页 |
| ·小结 | 第50-51页 |
| 5 天津枢纽津沪联络线特大桥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 | 第51-60页 |
| ·概述 | 第51-52页 |
| ·钢筋混凝土桥墩弯矩~曲率(M~φ)恢复力模型的确立 | 第52页 |
| ·截面的弯矩~曲率关系 | 第52-54页 |
| ·基本假定 | 第52-53页 |
| ·桥墩截面弯矩~曲率关系分析 | 第53-54页 |
| ·天津枢纽津沪联络线特大桥的弹塑性分析 | 第54-58页 |
| ·地震波的选取 | 第54-55页 |
| ·弹塑性时程分析计算结果 | 第55-58页 |
| ·抗震验算 | 第58-59页 |
| ·小结 | 第59-60页 |
| 6 天津枢纽津沪联络线特大桥桥墩、塔抗剪性能研究 | 第60-67页 |
| ·概述 | 第60页 |
| ·强震动下钢筋混凝土桥墩剪切机理 | 第60-61页 |
| ·桥墩抗剪强度计算公式 | 第61-66页 |
| ·ATC-32公式 | 第61-62页 |
| ·美国加州运输局的桥梁设计规范Caltrans公式 | 第62-63页 |
| ·Priesdey等人提出的公式 | 第63-64页 |
| ·三种公式计算结果的差异 | 第64-66页 |
| ·小结 | 第66-67页 |
| 结论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