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4页 |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现代园林发展的进程和趋势 | 第11页 |
·建筑物和构筑物在园林中的重要性 | 第11-12页 |
·我国园林景观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2页 |
·柔化技术研究的范畴 | 第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研究框架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研究概述 | 第14-19页 |
·相关概念 | 第14-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园林景观中建筑物、构筑物柔化功能 | 第18-19页 |
·促进环境协调 | 第18页 |
·增强生态感受 | 第18页 |
·提高美学价值 | 第18-19页 |
第三章 园林景观中建筑物、构筑物柔化技术的理论基础 | 第19-23页 |
·园林美学理论 | 第19页 |
·园林美学理论的基本内容 | 第19页 |
·园林美学理论的应用 | 第19页 |
·建筑美学理论 | 第19-20页 |
·建筑物美学理论的基本内容 | 第19-20页 |
·建筑物美学理论的应用 | 第20页 |
·审美心理学理论 | 第20-21页 |
·审美心理学理论的基本内容 | 第20页 |
·审美心理学理论的应用 | 第20-21页 |
·园林生态学理论 | 第21页 |
·园林生态学理论的基本内容 | 第21页 |
·园林生态学理论的应用 | 第21页 |
·景观设计学理论 | 第21-22页 |
·景观设计学理论的基本内容 | 第21-22页 |
·景观设计学理论的应用 | 第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四章 园林景观中建筑物、构筑物柔化技术调查及其分析 | 第23-34页 |
·调查目的 | 第23页 |
·调查的方法、内容和步骤 | 第23-24页 |
·调查的方法 | 第23页 |
·调查的内容 | 第23-24页 |
·调查的步骤 | 第24页 |
·调查结果分析 | 第24-33页 |
·建筑物、构筑物不同组成要素柔化分析 | 第25-29页 |
·美学角度柔化分析 | 第29-30页 |
·材质柔化分析 | 第30-31页 |
·仿生形态柔化分析 | 第31-32页 |
·人文柔化分析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五章 园林景观中建筑物、构筑物柔化技术 | 第34-52页 |
·园林景观中建筑物、构筑物柔化技术设计指导思想及原则 | 第34-36页 |
·指导思想 | 第34页 |
·设计原则 | 第34-36页 |
·影响园林景观建筑柔化技术的因素 | 第36-40页 |
·时间因素 | 第36-37页 |
·空间因素 | 第37-38页 |
·技术安全因素 | 第38页 |
·经济因素 | 第38-39页 |
·区域因素 | 第39-40页 |
·柔化技术 | 第40-51页 |
·建筑物、构筑物本体柔化 | 第40-45页 |
·植物柔化技术 | 第45-49页 |
·人文柔化技术 | 第49-51页 |
·其他应注意的主要事项 | 第51-52页 |
第六章 结论、创新与讨论 | 第52-54页 |
·结论 | 第52页 |
·创新 | 第52-53页 |
·讨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附录A 柔化技术调查资料 | 第56-76页 |
A.1 植物柔化 | 第56-65页 |
A.2 小品柔化 | 第65-67页 |
A.3 美学柔化 | 第67-70页 |
A.4 材质柔化 | 第70-73页 |
A.5 仿生形态柔化 | 第73-74页 |
A.6 人文柔化 | 第74-76页 |
附录B 柔化常用植物名录表 | 第76-82页 |
B.1 攀缘及蔓性植物36 种 | 第76-78页 |
B.2 绿篱植物25 种 | 第78-80页 |
B.3 人文柔化植物20 种 | 第80-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