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8页 |
|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 | 第8-15页 |
| ·国内外路基拓宽工程研究概况 | 第8-12页 |
| ·加筋土实体工程调研 | 第12-15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拓宽工程加筋土结构差异沉降容许值的控制标准研究 | 第16-32页 |
| ·路基差异沉降机理分析 | 第17-18页 |
| ·土体变形性质分析 | 第17页 |
| ·差异沉降原因分析 | 第17-18页 |
| ·基于路面功能的路基差异沉降控制标准 | 第18-20页 |
| ·基于路面横坡要求的差异沉降控制 | 第18-19页 |
| ·基于路面纵坡要求的差异沉降控制 | 第19页 |
| ·基于路面平整度的差异沉降控制 | 第19-20页 |
| ·基于路面结构的路基差异沉降控制标准 | 第20-31页 |
| ·差异沉降对路面结构影响的分析方法 | 第20-21页 |
| ·新老路基差异沉降分布模式 | 第21-23页 |
| ·加宽工后老路路面结构要求分析 | 第23-26页 |
| ·加宽工后新路路面结构要求分析 | 第26-28页 |
| ·加宽工后不同路面厚度的路面结构要求分析 | 第28-31页 |
| ·小结 | 第31-32页 |
| 第三章 加筋挡土墙结构在高速公路拓宽工程中的适用性研究 | 第32-56页 |
| ·计算方法 | 第32页 |
| ·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32-34页 |
| ·计算假定 | 第32页 |
| ·交通荷载的静力等效计算 | 第32-33页 |
| ·模型尺寸与材料参数 | 第33-34页 |
| ·沉降变形分析 | 第34-47页 |
| ·4m 路堤的沉降变形分析 | 第34-39页 |
| ·6m 路堤的沉降变形分析 | 第39-43页 |
| ·8m 路堤的沉降变形分析 | 第43-47页 |
| ·拓宽后路堤的稳定性分析 | 第47-54页 |
| ·4m 路堤的塑性区开展与安全系数分析 | 第48-50页 |
| ·6m 路堤的塑性区开展与安全系数分析 | 第50-52页 |
| ·8m 路堤的塑性区开展与安全系数分析 | 第52-54页 |
| ·小结 | 第54-56页 |
| 第四章 拓宽工程中原吹填砂路基边坡开挖方案分析 | 第56-73页 |
|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56-58页 |
| ·模型的假定 | 第56页 |
| ·模型计算参数 | 第56-58页 |
| ·吹填砂路基开挖自身稳定的临界高度 | 第58-59页 |
| ·不同类型桩开挖支护效果分析 | 第59页 |
| ·不同开挖高度的支护效果分析 | 第59-61页 |
| ·不同桩径的开挖支护效果分析 | 第61-63页 |
| ·不同嵌入深度在开挖支护的影响 | 第63-66页 |
| ·不同桩间净间距开挖支护效果分析 | 第66-68页 |
| ·不同土体参数在开挖支护的影响 | 第68-72页 |
| ·小结 | 第72-73页 |
| 第五章 加筋土拓宽路基试验路段监测分析 | 第73-87页 |
| ·加筋土挡土墙试验段工程概况 | 第73页 |
| ·监测目的与内容 | 第73-74页 |
| ·监测方案布置图 | 第74-77页 |
| ·主要监测结果与分析 | 第77-86页 |
| ·小结 | 第86-87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进一步工作 | 第87-91页 |
| ·本文主要结论 | 第87-89页 |
| ·进一步分析的重点 | 第89-91页 |
| 致谢 | 第91-92页 |
| 参考文献 | 第92-95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