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性别刻板印象及干预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22页 |
·刻板印象 | 第10-12页 |
·概念界定 | 第10页 |
·刻板印象的形成理论 | 第10-12页 |
·性别刻板印象 | 第12-13页 |
·性别刻板印象 | 第12页 |
·性别刻板印象的相关研究 | 第12-13页 |
·广告性别刻板印象 | 第13-16页 |
·广告性别刻板印象 | 第13-14页 |
·广告中性别刻板印象的相关研究 | 第14-16页 |
·刻板印象的研究方法 | 第16-20页 |
·加工分离程序 | 第17页 |
·刻板解释偏差 | 第17页 |
·内隐联想测验 | 第17-19页 |
·评价性条件反射技术 | 第19-20页 |
·选题角度 | 第20-21页 |
·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20页 |
·创新之处 | 第20-21页 |
·研究意义 | 第21页 |
·研究假设 | 第21-22页 |
2 实验一 外显广告性别刻板印象研究 | 第22-27页 |
·研究目的与假设 | 第22页 |
·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被试 | 第22页 |
·研究工具 | 第22-24页 |
·研究步骤 | 第24页 |
·统计处理 | 第24页 |
·结果 | 第24-25页 |
·讨论 | 第25-26页 |
·结论 | 第26-27页 |
3 实验二 广告内隐性别刻板印象研究 | 第27-35页 |
·研究目的与假设 | 第27页 |
·研究方法 | 第27-30页 |
·被试 | 第27页 |
·研究工具 | 第27-28页 |
·研究设计 | 第28-29页 |
·研究步骤 | 第29-30页 |
·统计处理 | 第30页 |
·结果 | 第30-33页 |
·讨论 | 第33-34页 |
·结论 | 第34-35页 |
4 实验三 内隐性别刻板印象可塑性研究 | 第35-41页 |
·研究目的与假设 | 第35页 |
·研究方法 | 第35-37页 |
·被试 | 第35页 |
·研究工具 | 第35-36页 |
·研究设计 | 第36页 |
·研究步骤 | 第36-37页 |
·统计处理 | 第37页 |
·结果 | 第37-39页 |
·讨论 | 第39-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5 总讨论 | 第41-45页 |
·研究结果探讨 | 第41-42页 |
·性别刻板印象的控制和改变 | 第42-45页 |
6 总结 | 第45-47页 |
·总的结论 | 第45页 |
·研究不足和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附录A 外显性别刻板印象问卷 | 第51-52页 |
附录B 被试刻板化程度分类材料 | 第52-53页 |
附录C IAT 及EC 中呈现的概念词和属性词 | 第53-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成果 | 第54-55页 |
后记 | 第55-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