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开征遗产税的立法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引言 | 第9-14页 |
(一) 论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选题背景 | 第9页 |
2、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二)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0页 |
(三) 研究现状概述 | 第10-14页 |
1、赞成者观点 | 第10-12页 |
2、反对者观点 | 第12-14页 |
一、遗产税的基本理论 | 第14-20页 |
(一) 遗产税的概念及功能 | 第14-17页 |
1、遗产税的概念 | 第14页 |
2、遗产税的性质 | 第14-15页 |
3、遗产税的功能 | 第15-17页 |
(二) 遗产税的课税理论 | 第17-20页 |
1、遗产税的法律依据 | 第17-18页 |
2、遗产税的理论依据 | 第18-20页 |
二、遗产税的历史探析 | 第20-25页 |
(一) 遗产税的起源 | 第20-21页 |
(二) 遗产税在中国的发展历史 | 第21-25页 |
1、北洋政府时期的遗产税 | 第22页 |
2、国民政府时期的遗产税 | 第22-23页 |
3、新中国成立以后的遗产税发展 | 第23-25页 |
三、国外遗产税及我国台湾香港地区的遗产税制分析 | 第25-33页 |
(一) 国外的遗产税制度研究 | 第25-28页 |
1、美国的遗产税制 | 第25页 |
2、英国的遗产税制 | 第25-26页 |
3、德国的遗产税制 | 第26页 |
4、意大利的遗产税制 | 第26-27页 |
5、日本的遗产税制 | 第27-28页 |
(二) 我国台湾、香港地区的遗产税制度研究 | 第28-31页 |
1、我国台湾地区的遗产税制 | 第28-30页 |
2、我国香港地区的遗产税制 | 第30-31页 |
(三) 各国和地区遗产税制度类型比较 | 第31页 |
(四) 主要国家和地区遗产税之借鉴 | 第31-33页 |
四、我国遗产税开征的条件分析 | 第33-41页 |
(一) 我国遗产税开征的必要性 | 第33-36页 |
1、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 | 第33-34页 |
2、完善中国税收体系的客观要求 | 第34页 |
3、维护国家权益的需要 | 第34-35页 |
4、有利于鼓励勤劳致富,促进社会进步 | 第35页 |
5、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 | 第35-36页 |
6、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 第36页 |
(二) 我国遗产税开征的有利条件 | 第36-41页 |
1、遗产税的开征已经有了较为深厚的经济基础 | 第37页 |
2、税收征管能力有了提高 | 第37-38页 |
3、公民纳税意识提高 | 第38-39页 |
4、社会环境良好 | 第39页 |
5、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 | 第39-40页 |
6、国外经验借鉴 | 第40-41页 |
五、我国遗产税开征的思考 | 第41-52页 |
(一) 我国遗产税开征需要解决的问题 | 第41-44页 |
1、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障碍 | 第41-42页 |
2、缺乏个人财产申报、评估制度及配套制度 | 第42-43页 |
3、利益集团在立法中的影响 | 第43-44页 |
(二) 开征遗产税的相关法律及制度的修改及完善 | 第44-48页 |
1、税收征管方面的法律修改及完善 | 第44-45页 |
2、其他相关法律的修改及完善 | 第45-47页 |
3、相关财产制度的完善 | 第47-48页 |
(三) 我国遗产税制度的选择 | 第48-52页 |
1、我国开征遗产税的理论依据选择 | 第49页 |
2、遗产税制模式的选择 | 第49页 |
3、课征范围的现阶段选择 | 第49-50页 |
4、适当设置税前扣除项目并鼓励公益捐赠 | 第50页 |
5、开征遗产税时同时开征赠与税 | 第50-52页 |
结语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