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引言 | 第6-9页 |
一、公共危机预防机制相关理论概述 | 第9-13页 |
(一) 公共危机预防机制 | 第9-10页 |
(二) 公共危机预防 | 第10-11页 |
(三) 公共危机预防机制建设的原则 | 第11-12页 |
1.主动性原则 | 第11页 |
2.与危机处置相结合原则 | 第11页 |
3.因地制宜原则 | 第11页 |
4.常抓不懈原则 | 第11-12页 |
5.全民参与原则 | 第12页 |
(四) 加强公共危机预防机制建设的必要性 | 第12-13页 |
1.公共危机预防机制是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基础 | 第12页 |
2.公共危机预防机制具有高效的防灾减灾效果 | 第12-13页 |
3.公共危机预防机制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 第13页 |
4.公共危机预防机制的建设时是政府的重要职能 | 第13页 |
二、国内外政府对公共危机预防机制建设的经验探索分析 | 第13-23页 |
(一) 提高全社会的公共危机预防意识和能力 | 第14-16页 |
(二) 建立高效的信息处理系统 | 第16-18页 |
(三) 建立完善的公共危机管理组织系统 | 第18-20页 |
(四) 注重科学技术在公共危机预防中的应用 | 第20-21页 |
(五) 建立包括专家在内的各方面的危机预防咨询评估制度 | 第21-23页 |
三、目前我国公共危机预防机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23-31页 |
(一) 自然灾害预防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23-25页 |
案例分析 | 第23页 |
1.对灾害的预防意识严重不足 | 第23-24页 |
2.统一的危机管理机构不健全 | 第24页 |
3.灾害预防的技术严重滞后 | 第24-25页 |
4.应急物资储备严重不足 | 第25页 |
(二) 事故灾难预防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25-27页 |
案例分析 | 第25页 |
1.对危机发生缺乏思想准备 | 第25-26页 |
2.缺乏必要的物资储备 | 第26页 |
3.对危机处置过程中的衍生危机预防不到位 | 第26-27页 |
4.信息沟通不畅 | 第27页 |
(三) 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27-29页 |
案例分析 | 第28页 |
1.政出多门、监管存在漏洞 | 第28页 |
2.消费者维权意识和维权能力不足 | 第28-29页 |
(四) 社会安全事件预防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29-31页 |
案例分析 | 第30页 |
1.缺乏从源头上预防公共危机的意识 | 第30页 |
2.信息系统失灵,失去了预防危机扩大的最佳时机 | 第30-31页 |
3.控制危机事件扩大所必需的警力和装备严重不足 | 第31页 |
四、完善我国公共危机预防机制的路径选择 | 第31-41页 |
(一) 完善预案建设,加强预案演练评估 | 第32-33页 |
1.完善应急预案体系 | 第32页 |
2.加强预案的培训演练 | 第32页 |
3.完善预案评估 | 第32-33页 |
(二) 加强公共危机预防教育,提高全社会的公共危机预防意识 | 第33-34页 |
1.提高政府的公共危机预防意识 | 第33页 |
2.提高社会公众的危机预防意识 | 第33-34页 |
3.促进社会组织参与 | 第34页 |
(三) 建立完善危机管理组织机构系统,强化公共危机预防职能 | 第34-36页 |
1.中央层面公共危机组织机构建设 | 第34-35页 |
2.地方层面的组织机构建设 | 第35-36页 |
(四) 建立完善的公共危机预防信息处理系统 | 第36-37页 |
1.建立多元化的公共危机信息收集网络 | 第36页 |
2.建立通畅的公共危机信息沟通网络 | 第36-37页 |
3.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率 | 第37页 |
(五) 建立完善的物资保障系统 | 第37-38页 |
1.建立完善的物资储备体系 | 第37-38页 |
2.构建畅通的应急物资物流体系 | 第38页 |
(六) 建立完善的公共危机管理专业技术和人才开发系统 | 第38-39页 |
1.加强在公共危机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 第38-39页 |
2.加强公共危机专业技术开发 | 第39页 |
(七) 建立完善的专家咨询系统 | 第39-41页 |
1.政府建立公共危机预防专家信息库 | 第40页 |
2.加大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 | 第40-41页 |
五、结论 | 第41-42页 |
注释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