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前言 | 第6-9页 |
一、乡镇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内涵 | 第9-13页 |
(一) 乡镇公务员激励机制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9-10页 |
1.乡镇公务员的界定 | 第9页 |
2.激励的含义 | 第9-10页 |
3.激励机制的含义 | 第10页 |
4.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含义 | 第10页 |
(二) 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内容 | 第10-13页 |
1.物质激励 | 第11页 |
2.精神激励 | 第11页 |
3.民主参与激励 | 第11-12页 |
4.监督激励 | 第12-13页 |
二、我国乡镇公务员的特点及研究乡镇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必要性 | 第13-19页 |
(一) 我国乡镇公务员的特点 | 第13-14页 |
1.行政级别较低,待遇较差 | 第13页 |
2.晋升空间小 | 第13页 |
3.工作繁琐,环境复杂 | 第13-14页 |
4.行政效率较低 | 第14页 |
(二) 完善乡镇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必要性 | 第14-19页 |
1.农村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 | 第14-15页 |
2.乡镇政府机构改革的需要 | 第15-16页 |
3.政府提高办事效率及其公务员自身发展的需要 | 第16-19页 |
三、若羌县乡镇公务员激励机制现状 | 第19-25页 |
(一) 若羌县乡镇公务员的构成情况 | 第19页 |
(二) 若羌县乡镇公务员主要特征 | 第19-22页 |
1.生活的环境艰苦、复杂 | 第19-21页 |
2.公务员本土性特征明显 | 第21页 |
3.政治信仰坚定 | 第21-22页 |
4.工作能力多样性 | 第22页 |
(三) 若羌县各乡镇公务员目前采取的主要激励措施 | 第22-25页 |
1.精神激励 | 第22-23页 |
2.工资保障 | 第23页 |
3.奖惩措施明确 | 第23页 |
4.人际关系激励 | 第23-24页 |
5.成长激励 | 第24页 |
6.情感激励 | 第24-25页 |
四、若羌县乡镇公务员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第25-34页 |
(一) 若羌县乡镇公务员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 第25-28页 |
1.精神激励作用弱化,物质激励不足 | 第25-26页 |
2.考核制度不完善 | 第26-27页 |
3.学习培训机制不健全 | 第27页 |
4.监督约束不严格 | 第27-28页 |
(二) 若羌县乡镇公务员激励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8-34页 |
1.激励理念陈旧 | 第28页 |
2.传统官僚制的影响 | 第28-29页 |
3.激励机制制定不完善,操作不规范 | 第29-31页 |
4.人才引进和配置不合理 | 第31页 |
5.工作性质降低了工作积极性 | 第31-32页 |
6.缺乏有效的监督 | 第32页 |
7.公务员自身的原因 | 第32-34页 |
五、完善若羌县乡镇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建议 | 第34-49页 |
(一) 完善若羌县乡镇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原则 | 第34-35页 |
1.实事求是原则 | 第34页 |
2.公平公正原则 | 第34页 |
3.适度激励原则 | 第34页 |
4.奖励为主与适度惩罚相结合原则 | 第34-35页 |
5.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原则 | 第35页 |
6.和谐原则 | 第35页 |
(二) 借鉴内地乡镇政府的成功经验 | 第35-36页 |
1.创新管理机制 | 第35页 |
2.特殊津贴和优先选任 | 第35-36页 |
(三) 完善若羌县乡镇公务员激励机制的具体措施 | 第36-49页 |
1.建立以人为本的激励理念 | 第36页 |
2.优化激励机制行政生态环境 | 第36-40页 |
3.进一步完善激励制度 | 第40-45页 |
4.创新激励方式 | 第45-47页 |
5.健全监督制度 | 第47-48页 |
6.引导公务员实施自我激励 | 第48-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注释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附录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