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 ·研究的背景 | 第9-10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5页 |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5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思路 | 第15页 |
| ·研究的思路和主要内容 | 第15页 |
| ·研究的方法 | 第15页 |
| ·本文研究框架 | 第15-17页 |
| 第2章 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7-27页 |
| ·区域经济研究的理论概述 | 第17-20页 |
| ·区域经济的相关概念 | 第17-18页 |
| ·区域经济的相关代表性理论 | 第18-20页 |
| ·地方政府间关系的理论概述 | 第20-24页 |
| ·地方政府间关系的内涵 | 第20-21页 |
| ·地方政府间关系研究的基本理论 | 第21-23页 |
| ·地方政府间关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 | 第23-24页 |
| ·竞合理论概述 | 第24-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 第3章 长三角经济发展与政府间关系现状剖析 | 第27-40页 |
| ·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 第27-35页 |
| ·长三角地区概述 | 第27-28页 |
| ·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及其战略地位 | 第28-32页 |
| ·世博会对长三角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 | 第32-35页 |
| ·长三角政府间竞合关系的现状 | 第35-37页 |
| ·长三角政府间的合作现状 | 第35-36页 |
| ·长三角政府间的竞争现状 | 第36-37页 |
| ·长三角政府间关系不协调的根源分析 | 第37-38页 |
| ·区域经济发展中地方政府以自身利益为中心 | 第37页 |
|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行政制度障碍 | 第37-38页 |
| ·区域经济发展中地方政府合作模式缺乏创新 | 第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 第4章 长三角区域经济中地方政府竞合分析 | 第40-65页 |
| ·地方政府竞合概念的引入 | 第40-42页 |
| ·长三角区域经济中地方政府竞合指标体系构建 | 第42-49页 |
| ·构建指标体系的原则 | 第42-43页 |
| ·指标体系的设计及说明 | 第43-47页 |
| ·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 第47-48页 |
| ·样本城市选择与数据采集 | 第48-49页 |
| ·长三角区域内地方政府竞合关系的实证分析 | 第49-64页 |
| ·因子分析 | 第49-59页 |
| ·聚类分析 | 第59-61页 |
| ·结果判别 | 第61-64页 |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 第5章 长三角地方政府间存在的问题及建立良好竞合关系的对策 | 第65-78页 |
| ·长三角政府间关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65-68页 |
| ·产业结构趋同严重,易形成恶性竞争态势 | 第65-66页 |
| ·城市吸引力建设薄弱,导致引入外资不足 | 第66-67页 |
| ·地方政府竞合梯度明显,阻碍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形成 | 第67-68页 |
| ·建立良好竞合关系的对策 | 第68-77页 |
| ·中央政府视角下的竞合策略 | 第68-72页 |
| ·地方政府视角下的竞合策略 | 第72-75页 |
| ·民间组织视角下的竞合策略 | 第75-77页 |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 结论 | 第78-80页 |
| 附录1 | 第80-85页 |
| 附录2 | 第85-90页 |
| 参考文献 | 第90-9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担任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94-95页 |
| 致谢 | 第95-96页 |
| 作者简介 | 第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