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制药化学工业论文--抗菌素制造论文--青霉素及其衍生物论文

红树林纤维素酶产生菌产紫青霉HBZ003发酵条件及酶学性质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6-10页
1 前言第10-28页
   ·红树林生态环境第10页
   ·纤维素第10-12页
     ·纤维素的来源及组成第10-11页
     ·纤维素的生物降解第11-12页
   ·纤维素酶第12-16页
     ·纤维素酶的来源第12-13页
     ·纤维素酶的组成第13-14页
     ·纤维素酶的结构和功能第14-15页
     ·纤维素酶的作用机理第15-16页
   ·宏基因组技术在纤维素酶活筛选中的研究进展第16-20页
     ·宏基因组文库与纤维素酶第16页
     ·宏基因组文库研究方法第16-19页
     ·宏基因组文库方法在纤维素酶活筛选中的研究现状第19-20页
     ·基因组文库方法在筛选高酶活中面临的问题和展望第20页
   ·纤维素酶的生产方式第20-21页
     ·固体发酵法第20页
     ·液体发酵法第20-21页
   ·纤维素酶的分离纯化技术第21-23页
     ·盐析法第21页
     ·层析技术第21-23页
     ·电泳第23页
   ·纤维素酶的应用第23-25页
     ·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第23-24页
     ·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第24页
     ·在纺织工业中的应用第24页
     ·在能源工业中的应用第24-25页
     ·在活性物质提取中的应用第25页
     ·其它方面的应用第25页
   ·降解木质纤维素的青霉第25-27页
     ·降解木质纤维素的青霉第25-26页
     ·青霉木质纤维素降解酶系的合成调控第26-27页
   ·本研究的意义及主要内容第27-28页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27页
     ·论文的主要内容第27-28页
2 材料和方法第28-38页
   ·材料第28-29页
     ·菌株第28页
     ·试剂及药品第28-29页
     ·仪器第29页
   ·培养基第29-30页
     ·保存培养基第29页
     ·种子培养基第29页
     ·液体发酵培养基第29-30页
   ·试剂配制第30-31页
     ·DNS试剂第30页
     ·1mg/mL标准葡萄糖溶液第30页
     ·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pH3.8)第30页
     ·CMC缓冲溶液(pH3.8)第30页
     ·考马斯亮蓝试剂第30页
     ·标准蛋白质溶液第30页
     ·1.5M pH8.8 Tris-HCl缓冲液第30页
     ·0.5M pH6.8Tris-HCl缓冲液第30页
     ·10%(W/V)SDS第30页
     ·10%(W/V)AP第30页
     ·0.5%(W/V)溴酚兰第30-31页
     ·样品缓冲液第31页
     ·电极缓冲液第31页
     ·30%Acr/Bis贮液(30%T,2.67%C)第31页
     ·染色液第31页
     ·脱色液第31页
   ·方法第31-38页
     ·酶活测定方法第31-33页
     ·蛋白质浓度测定方法第33页
     ·产酶发酵条件的优化第33-35页
     ·纤维素部分酶组分的分离纯化第35-37页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第37页
     ·基本酶学性质分析第37-38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8-51页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绘制第38页
   ·蛋白质标准曲线的绘制第38-39页
   ·HBZ003产酶发酵条件优化第39-45页
     ·生长曲线的确定第39页
     ·不同氮源对产酶的影响第39-40页
     ·不同碳源对产酶的影响第40页
     ·混合碳源对产酶的影响第40-41页
     ·碳源添加量对产酶的影响第41页
     ·无机盐对产酶的影响第41-42页
     ·表面活性剂对菌株发酵产酶的影响第42-43页
     ·接种量对菌株发酵产酶的影响第43页
     ·装液量对菌株发酵产酶的影响第43-44页
     ·初始pH值对菌株发酵产酶的影响第44页
     ·培养温度和培养时间对菌株发酵产酶的影响第44-45页
   ·HBZ003产酶的分离纯化第45-48页
     ·最佳盐析条件第45-47页
     ·Sephadex G-100凝胶层析第47页
     ·酶的分离纯化效果第47-48页
   ·酶学性质研究第48-51页
     ·分子量测定第48-49页
     ·各酶组分的动力学参数测定第49-50页
     ·酶反应最适温度第50页
     ·酶的热稳定性第50页
     ·酶反应的最适pH值第50-51页
     ·部分金属离子对酶活力的影响第51页
4 讨论第51-55页
   ·纤维素酶活力的测定第51-52页
   ·产纤维素酶菌株的发酵条件优化第52-53页
   ·纤维素酶的分离纯化第53-54页
   ·酶学特性的研究第54-55页
5 结论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香蕉皮膳食纤维的研究
下一篇:新型对甲基苯甲醛仲胺类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表征及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