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小檗碱类生物碱脂肪酸盐的合成及口服吸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前言 | 第10-16页 |
| ·原小檗碱类生物碱的药理作用 | 第10-12页 |
| ·抗菌作用 | 第10-11页 |
| ·降糖作用 | 第11页 |
| ·抗肿瘤活性 | 第11页 |
| ·心血管活性 | 第11-12页 |
| ·中枢神经系统 | 第12页 |
| ·原小檗碱类生物碱的药剂学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 ·速释制剂 | 第12页 |
| ·缓、控释制剂 | 第12-13页 |
| ·胃肠定位释药系统 | 第13页 |
| ·微粒给药系统 | 第13页 |
| ·提高原小檗碱类生物碱口服生物利用度的方法 | 第13-15页 |
| ·制剂学方法 | 第14页 |
| ·结构修饰 | 第14-15页 |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 第2章 小檗碱体内外分析方法 | 第16-25页 |
| ·前言 | 第16页 |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16页 |
| ·小檗碱体外分析方法与结果 | 第16-20页 |
| ·紫外检测波长的选择 | 第17页 |
| ·色谱条件及系统适应性 | 第17-18页 |
| ·方法学验证 | 第18-20页 |
| ·小檗碱体内分析方法与结果 | 第20-23页 |
| ·色谱条件及系统适应性 | 第20页 |
| ·血样的处理方法 | 第20页 |
| ·方法学评价 | 第20-23页 |
| ·讨论 | 第23-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第3章 小檗碱脂肪酸盐的合成、纯化、结构确定 | 第25-32页 |
| ·前言 | 第25页 |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25页 |
| ·方法与结果 | 第25-30页 |
| ·小檗碱脂肪酸盐的制备 | 第25-26页 |
| ·小檗碱脂肪酸盐的结构确证 | 第26-30页 |
| ·小檗碱脂肪酸盐脂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 第30页 |
| ·讨论 | 第30-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第4章 小檗碱脂肪酸盐微乳的制备 | 第32-40页 |
| ·前言 | 第32页 |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32页 |
| ·方法与结果 | 第32-38页 |
| ·空白微乳的研究 | 第32-35页 |
| ·含药微乳的制备 | 第35页 |
| ·微乳的质量评价 | 第35-38页 |
| ·讨论 | 第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 第5章 小檗碱脂肪酸盐大鼠口服生物利用度研究 | 第40-45页 |
| ·前言 | 第40页 |
|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40页 |
| ·药动学实验方法 | 第40-41页 |
| ·含药微乳供试品制备 | 第40页 |
| ·给药及取血方案 | 第40-41页 |
| ·血样测定方法 | 第41页 |
| ·药动学参数计算 | 第41页 |
| ·实验结果 | 第41-43页 |
| ·腹腔注射 | 第41-42页 |
| ·十二指肠给药 | 第42-43页 |
| ·讨论 | 第43-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全文结论 | 第45-46页 |
| 综述 提高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的方法 | 第46-53页 |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 致谢 | 第57-58页 |
| 附录 1 | 第58-60页 |
| 附录 2 | 第60-62页 |
| 附录 3 | 第62-64页 |
| 卷内备考表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