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EEE802.11的负载均衡机制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0页 |
·论文的研究背景 | 第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页 |
·论文研究的内容以及主要工作 | 第8-9页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9-10页 |
第2章 无线局域网管理机制分析 | 第10-26页 |
·网络性能指标 | 第10页 |
·IEEE 802.11的网络组件 | 第10-11页 |
·802.11逻辑架构 | 第11-12页 |
·AP的工作模式 | 第12-13页 |
·802.11的物理层 | 第13-14页 |
·802.11的MAC层 | 第14-16页 |
·DCF工作模式 | 第15-16页 |
·PCF工作模式 | 第16页 |
·802.11的帧类型 | 第16-19页 |
·管理结构 | 第19-25页 |
·建立无线连接过程 | 第20-25页 |
·无线漫游 | 第25页 |
·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802.11的负载均衡机制分析 | 第26-32页 |
·问题描述 | 第26-27页 |
·有线网络的负载均衡 | 第27页 |
·无线局域网的负载均衡 | 第27-28页 |
·现有机制分析 | 第28-30页 |
·工作站选择机制 | 第28-29页 |
·AP选择机制 | 第29-30页 |
·工作站切换方式 | 第30-31页 |
·小结 | 第31-32页 |
第4章 OPNET简介 | 第32-37页 |
·OPNET概述 | 第32-34页 |
·NS2概述 | 第34-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第5章 AP自控式负载均衡机制 | 第37-51页 |
·AP自控式负载均衡机制触发条件 | 第37页 |
·AP自控式负载均衡机制的位置信息 | 第37-40页 |
·AP自控式负载均衡机制切换目标的选择 | 第40-43页 |
·AP自控式负载均衡机制执行步骤 | 第43-45页 |
·仿真 | 第45-50页 |
·系统描述 | 第46-48页 |
·AP自控式负载均衡机制对网络性能的影响 | 第48-50页 |
·小结 | 第50-51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1-52页 |
·研究工作总结 | 第51页 |
·未来工作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附录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