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理论论文--土地经济学论文

基于土地质量评价原理的郸城县土地肥力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1 综述第9-14页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11页
     ·研究背景第9页
     ·研究意义第9-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2 土地质量评价的基础理论探讨第14-21页
   ·土地质量及其评价的概念第14页
     ·土地质量的概念第14页
     ·土地质量评价的概念第14页
   ·土地质量评价的内涵第14-16页
   ·土地质量评价的理论基础第16-17页
     ·可持续利用理论第16页
     ·土地肥力理论第16-17页
     ·区位理论第17页
     ·级差地租理论第17页
   ·土地质量评价的内容第17-20页
   ·土地质量评价的原则第20-21页
     ·与农业生产实践相结合原则第20页
     ·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分析相结合的原则第20页
     ·一致性和相对性相结合原则第20-21页
3 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概述第21-28页
   ·确定土地利用类型及其要求第21-22页
   ·土地质量评价单元划分和土地性状的描述第22-23页
   ·评价指标的选取第23-24页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第24页
   ·土地评价的方法第24-27页
     ·综合指数法第25页
     ·模糊综合评价法第25-26页
     ·灰色关联度法第26页
     ·回归分析法第26页
     ·主成分分析法第26-27页
     ·GIS 技术在土地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第27页
   ·评价结果的计算第27-28页
   ·土地质量评价结果分析与应用第28页
4 实证研究——以郸城县为例第28-47页
   ·研究区概况第28-35页
     ·自然状况第28-32页
     ·社会、经济概况第32-35页
   ·数据收集与整理第35页
   ·指标建立并计算结果第35-43页
     ·评价单元的划分第35-37页
     ·评价的影响因素第37页
     ·评价因子标准化处理第37-38页
     ·确定权重第38-39页
     ·计算全县评价分值并划分等级第39-43页
   ·结果分析第43-47页
     ·分析土地质量等级与实际生产性能的关系第43-44页
     ·综合分析第44-46页
     ·建议与措施第46-47页
5 结果与讨论第47-50页
   ·结果第47页
   ·讨论第47-50页
     ·创新之处第47-48页
     ·不足第48页
     ·努力方向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中的政府责任研究
下一篇:开封市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潜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