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冶金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冶炼原料及矿石预处理论文--矿石预处理、烧结、团矿论文

铼在辉钼矿焙烧过程中的逸出及淋洗液吸附机理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1 绪论第16-31页
    1.1 铼的基本性质第16页
    1.2 铼资源情况第16-19页
        1.2.1 铼资源的主要赋存状态第16-17页
        1.2.2 世界铼资源储量第17页
        1.2.3 我国铼资源储量第17-18页
        1.2.4 铼的应用现状第18-19页
    1.3 国内外铼开发利用技术现状第19-27页
        1.3.1 钼精矿焙烧技术现状第19-22页
        1.3.2 钼精矿焙烧尾气二氧化硫浓度第22页
        1.3.3 铼在钼精矿焙烧过程中的挥发情况第22-23页
        1.3.4 铼富集技术现状第23-26页
        1.3.5 铼回收的工业实例第26-27页
    1.4 选题的意义和主要内容第27-31页
        1.4.1 选题的意义第27-28页
        1.4.2 实现铼高效综合回收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第28-29页
        1.4.3 选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9-31页
2 试验原料和分析方法第31-40页
    2.1 试验原料第31-32页
        2.1.1 洛钼钼精矿第31页
        2.1.2 江铜钼精矿第31页
        2.1.3 钼精矿焙烧淋洗液第31-32页
        2.1.4 离子交换树脂第32页
        2.1.5 其他试剂第32页
    2.2 试验装置第32-33页
        2.2.1 静态吸附/解吸附试验装置第32-33页
        2.2.2 动态吸附/解吸附试验装置第33页
        2.2.3 动态吸附/解吸附扩大试验和工业化试验第33页
    2.3 化学分析方法第33-38页
        2.3.1 原理第34页
        2.3.2 光谱测定分析线选择第34页
        2.3.3 质谱测定同位素选择第34-35页
        2.3.4 标准溶液配制第35页
        2.3.5 标准曲线第35-37页
        2.3.6 样品制备第37-38页
        2.3.7 计算方法第38页
    2.4 其他测试方法第38-40页
3 钼精矿焙烧过程中铼挥发机理研究第40-58页
    3.1 热力学计算方法第40-41页
    3.2 辉钼矿(MoS_2)的氧化反应第41-44页
        3.2.1 标准吉布斯自由能第41-42页
        3.2.2 Mo-S-O的优势区域第42-43页
        3.2.3 辉钼矿氧化反应次序第43-44页
    3.3 硫化铼(ReS_2)的氧化反应第44-45页
    3.4 钼化合物和铼化合物的交互反应第45-47页
        3.4.1 Re_2O_7和钼化合物的反应第45-46页
        3.4.2 MoO_3和铼化合物的反应第46-47页
    3.5 铼氧化物的蒸气压第47-50页
        3.5.1 铼主要氧化物基本性质第47-48页
        3.5.2 铼主要氧化物蒸气压第48-50页
    3.6 焙烧过程主要化学反应的标准反应热第50-53页
        3.6.1 钼精矿氧化的反应阶段第50-51页
        3.6.2 铝精矿不同氧化过程的标准反应热第51-53页
    3.7 差热分析第53-56页
        3.7.1 钼精矿的差热分析第53-54页
        3.7.2 MoO_2差热分析第54-55页
        3.7.3 Re_2O_7的差热分析第55-56页
    3.8 小结第56-58页
4 钼精矿焙烧过程中铼走向及挥发率提升的研究第58-82页
    4.1 钼精矿焙烧技术方法简述第58页
    4.2 钼精矿中铼分布特征第58-60页
    4.3 铼在钼精矿焙烧过程中的挥发率第60-65页
        4.3.1 回转窑-布袋收尘钼精矿焙烧系统第60-63页
        4.3.2 多膛炉-电收尘钼精矿焙烧系统(钼铁用氧化钼)第63-64页
        4.3.3 多膛炉-电收尘钼精矿焙烧系统(高溶氧化钼)第64-65页
        4.3.4 不同类型钼精矿焙烧生产线铼挥发率对比第65页
    4.4 铼在钼精矿焙烧烟灰中的分布特征第65-68页
        4.4.1 不同类型烟灰中的铼含量第65-66页
        4.4.2 烟灰形貌和组成特征第66-68页
    4.5 钼精矿焙烧淋洗液第68-70页
        4.5.1 不同类型钼精矿焙烧方式淋洗液铼含量第68-69页
        4.5.2 淋洗液主要化学元素组成第69-70页
        4.5.3 淋洗液中主要元素的存在形式第70页
    4.6 铼高效进入淋洗液的两个关键影响因素第70-74页
        4.6.1 钼精矿焙砂的氧化程度第70-73页
        4.6.2 钼精矿焙烧收尘系统温度第73-74页
    4.7 提高钼伴生铼进入淋洗液的技术方案第74-80页
        4.7.1 烟尘集中进入高溶性氧化钼焙烧的工艺第74-75页
        4.7.2 钼精矿两段焙烧工艺第75-80页
    4.8 小结第80-82页
5 离子交换法从淋洗液中吸附铼的机理研究第82-119页
    5.1 探索试验第82-95页
        5.1.1 萃取法第82-83页
        5.1.2 离子交换树脂法第83-95页
    5.2 ZS70树脂吸附铼的机理第95-99页
        5.2.1 ZS70树脂物理性质第96页
        5.2.2 pH值对平衡浓度的影响第96-98页
        5.2.3 红外光谱分析第98-99页
        5.2.4 ZS70树脂吸附铼的主要反应第99页
    5.3 ZS70树脂吸附铼的热力学研究第99-104页
        5.3.1 吸附等温线第99-100页
        5.3.2 吸附模型第100-102页
        5.3.3 热力学参数计算第102-104页
    5.4 ZS70树脂吸附铼的动力学研究第104-110页
        5.4.1 平衡浓度随吸附时间的变化第104-105页
        5.4.2 动力学控制步骤的确定第105-107页
        5.4.3 吸附表观活化能第107-109页
        5.4.4 搅拌速度对铼吸附速度的影响第109-110页
    5.5 杂质阴离子对铼吸附性能的影响第110-116页
        5.5.1 硫酸根对吸附的影响第110-113页
        5.5.2 氟离子对吸附的影响第113-115页
        5.5.3 不同类型阴离子对铼吸附的影响第115-116页
    5.6 小结第116-119页
6 从淋洗液中回收铼的工艺研究第119-152页
    6.1 从淋洗液中吸附铼的机理第119-122页
        6.1.1 红外光谱分析第119-120页
        6.1.2 不同吸附阶段解吸液化学组成差异第120-121页
        6.1.3 动态吸附曲线中钼的变化特征第121页
        6.1.4 树脂在淋洗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第121-122页
    6.2 淋洗液体系铼吸附的动力学研究第122-125页
        6.2.1 淋洗液体系控制步骤的确定第122-123页
        6.2.2 铼吸附的表观活化能第123-125页
    6.3 淋洗液体系下的吸附容量和分配比第125-129页
        6.3.1 饱和吸附容量第125页
        6.3.2 吸附温度对吸附的影响第125-127页
        6.3.3 铼浓度树脂吸附性能的影响第127-128页
        6.3.4 硫酸根对吸附平衡浓度的影响第128-129页
    6.4 解吸附剂的研究第129-133页
        6.4.1 解吸剂的选择第129-131页
        6.4.2 解吸附后树脂的测试第131-133页
        6.4.3 解吸液的富集倍数第133页
    6.5 动态吸附-解吸附试验第133-140页
        6.5.1 扩大试验第133-136页
        6.5.2 半工业试验第136-140页
    6.6 蒸发结晶试验第140-143页
        6.6.1 一次蒸发结晶第140-142页
        6.6.2 二次蒸发结晶第142-143页
    6.7 蒸发钼液除杂第143-145页
        6.7.1 蒸发母液除杂机理第143-144页
        6.7.2 蒸发母液除杂试验第144-145页
    6.8 从钼精矿焙烧淋洗液中回收铼的工艺流程第145-149页
        6.8.1 主要技术指标和流程说明第146-147页
        6.8.2 工艺流程图第147-148页
        6.8.3 经济可行性分析第148-149页
    6.9 从钼冶炼淋洗液中回收铼的生产实践第149-150页
    6.10 小结第150-152页
7 硒在回收铼过程中析出机理及脱除技术研究第152-168页
    7.1 硒在离子交换法回收铼工艺中的走向第152-160页
        7.1.1 淋洗液中的硒第152-153页
        7.1.2 硒在离子交换吸附过程中的行为第153-154页
        7.1.3 硒和铼在解吸附过程中的行为第154-155页
        7.1.4 解吸液沉淀物第155-157页
        7.1.5 不同状态离子交换树脂的电子探针分析第157-159页
        7.1.6 解吸附树脂的XPS分析第159-160页
    7.2 硒析出到离子交换树脂上的机理研究第160-163页
        7.2.1 淋洗液中硒析出反应第160-161页
        7.2.2 解吸液中硒的析出机理第161-163页
        7.2.3 硒吸附在离子交换树脂上的原因分析第163页
    7.3 硒对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性能的影响第163-165页
    7.4 氧化剂脱除离子交换树脂上的硒第165-166页
    7.5 小结第166-168页
结论第168-172页
参考文献第172-182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182-183页
致谢第183-184页
作者简介第184页

论文共1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改性石墨烯基环氧复合涂层耐蚀行为机理研究
下一篇:3D打印用球形钛粉气雾化制备技术及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