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设施园艺(保护地栽培)论文--蔬菜设施园艺论文

生物炭对温室不同连作土壤微生态环境及黄瓜生育影响的研究

缩略词第4-5页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19页
    1.1 生物炭应用研究现状第13-17页
        1.1.1 生物炭概述第13-14页
        1.1.2 生物炭对连作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第14-15页
        1.1.3 生物炭对连作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第15-16页
        1.1.4 生物炭对连作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第16页
        1.1.5 生物炭对连作土壤作物生长的影响第16-17页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7页
    1.3 研究技术路线第17-19页
第二章 生物炭对温室不同连作土壤根区微环境及黄瓜生育的影响第19-35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19-22页
        2.1.1 试验材料第19-20页
        2.1.2 试验设计第20页
        2.1.3 取样方法第20页
        2.1.4 测定指标及方法第20-22页
        2.1.5 数据处理第22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22-32页
        2.2.1 生物炭对黄瓜植株生长的影响第22-23页
        2.2.2 生物炭对黄瓜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第23-24页
        2.2.3 生物炭对黄瓜叶片保护酶活性影响第24页
        2.2.4 生物炭对黄瓜单株产量的影响第24-25页
        2.2.5 生物炭对黄瓜果实品质的影响第25-26页
        2.2.6 生物炭对连作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第26-27页
        2.2.7 生物炭对连作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第27页
        2.2.8 生物炭对连作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第27-28页
        2.2.9 生物炭对连作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第28-30页
        2.2.10 黄瓜单株产量与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及微生物的相关性分析第30-32页
    2.3 讨论第32-34页
        2.3.1 生物炭施入对不同连作黄瓜生长的影响第32页
        2.3.2 生物炭施入对不同连作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第32-33页
        2.3.3 生物炭施入对不同连作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第33页
        2.3.4 生物炭施入对不同连作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第33-34页
    2.4 小结第34-35页
第三章 生物炭连续施入对温室连作土壤根区微生态及黄瓜生育的影响第35-54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35-36页
        3.1.1 试验材料第35页
        3.1.2 试验设计第35页
        3.1.3 取样方法第35-36页
        3.1.4 测定指标及方法第36页
        3.1.5 数据处理第36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36-50页
        3.2.1 生物炭连续施入对黄瓜植株生长的影响第36-37页
        3.2.2 生物炭连续施入对黄瓜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第37-39页
        3.2.3 生物炭连续施入对叶片保护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第39页
        3.2.4 生物炭连续施入对黄瓜单株产量的影响第39-40页
        3.2.5 生物炭连续施入对黄瓜果实品质的影响第40-41页
        3.2.6 生物炭连续施入对连作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第41-43页
        3.2.7 生物炭连续施入对连作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第43页
        3.2.8 生物炭连续施入对连作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第43-45页
        3.2.9 生物炭连续施入对连作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的影响第45-48页
        3.2.10 黄瓜单株产量与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及微生物的相关性分析第48-50页
    3.3 讨论第50-53页
        3.3.1 生物炭连续施入对不同连作年限黄瓜生长的影响第50-51页
        3.3.2 生物炭连续施入对不同连作土壤理化的性质的影响第51页
        3.3.3 生物炭连续施入对不同连作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第51-52页
        3.3.4 生物炭连续施入对不同连作土壤微生物数量和群落多样性影响第52-53页
    3.4 小结第53-54页
第四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第54-56页
    4.1 全文总结第54-55页
    4.2 本研究的创新点第55页
    4.3 研究展望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3-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石墨烯纳米带及其前体的新型“Rod-Coil”分子刷的可控合成与自组装
下一篇:海豹胡须柱状结构的仿生涡激振动流动控制机制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