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1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8页 |
1.2 板条马氏体研究现状 | 第8-13页 |
1.2.1 板条马氏体形态、亚结构及发展现状 | 第9-12页 |
1.2.2 板条状马氏体形貌类型 | 第12-13页 |
1.3 形变热处理工艺 | 第13-15页 |
1.4 形变奥氏体的马氏体相变行为 | 第15页 |
1.5 热变形行为研究 | 第15-19页 |
1.5.1 本构模型研究 | 第15-16页 |
1.5.2 热加工图研究 | 第16页 |
1.5.3 动态再结晶 | 第16-19页 |
1.6 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1.6.1 本文的研究目的、意义 | 第19页 |
1.6.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试验材料及方法 | 第21-26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1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1-26页 |
2.2.1 相变点的测定 | 第21页 |
2.2.2 板条马氏体20CrNi2Mo钢的CCT曲线 | 第21-22页 |
2.2.3 板条马氏体20CrNi2Mo钢的热变形试验 | 第22-23页 |
2.2.4 循环淬火+冷轧处理 | 第23-24页 |
2.2.5 微观组织观察 | 第24页 |
2.2.6 硬度测试 | 第24页 |
2.2.7 室温拉伸试验 | 第24-26页 |
第三章 板条马氏体20CrNi2Mo钢连续冷却曲线的绘制 | 第26-33页 |
3.1 引言 | 第26-27页 |
3.2 板条马氏体20CrNi2Mo钢相变点的测定 | 第27页 |
3.3 不同冷却速率下板条马氏体20CrNi2Mo钢相变后的组织 | 第27-28页 |
3.4 不同冷却速率对板条马氏体20CrNi2Mo钢硬度的影响 | 第28-29页 |
3.5 板条马氏体20CrNi2Mo钢CCT曲线的绘制 | 第29-31页 |
3.6 小结 | 第31-33页 |
第四章 板条马氏体20CrNi2Mo钢热变形行为及组织演变研究 | 第33-55页 |
4.1 引言 | 第33页 |
4.2 板条马氏体20CrNi2Mo钢高温压缩的流变应力曲线 | 第33-34页 |
4.3 板条马氏体20CrNi2Mo钢最大变形抗力本构方程 | 第34-37页 |
4.4 板条马氏体20CrNi2Mo钢应变补偿的本构方程 | 第37-41页 |
4.4.1 应变补偿本构模型建立 | 第37-39页 |
4.4.2 应变补偿本构模型验证 | 第39-41页 |
4.5 板条马氏体20CrNi2Mo钢热加工图的建立与分析 | 第41-48页 |
4.5.1 应变速率敏感因子m值的求解 | 第42-43页 |
4.5.2 功率耗散图 | 第43-45页 |
4.5.3 流变失稳图 | 第45-46页 |
4.5.4 热加工图 | 第46-48页 |
4.6 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对板条马氏体20CrNi2Mo钢组织的影响 | 第48-53页 |
4.6.1 不同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下的晶粒形貌 | 第48-50页 |
4.6.2 不同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下的典型SEM形貌 | 第50-51页 |
4.6.3 不同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下的板条马氏体取向分析 | 第51-53页 |
4.7 小结 | 第53-55页 |
第五章 形变对板条马氏体20CrNi2Mo钢组织演化规律的影响 | 第55-70页 |
5.1 引言 | 第55页 |
5.2 板条马氏体20CrNi2Mo钢临界动态再结晶条件 | 第55-58页 |
5.3 不同变形量对板条马氏体20CrNi2Mo钢组织演化规律的影响 | 第58-68页 |
5.3.1 20CrNi2Mo钢流变应力曲线 | 第58-59页 |
5.3.2 不同变形量下20CrNi2Mo钢的晶粒形貌 | 第59-61页 |
5.3.3 不同变形量下20CrNi2Mo钢的SEM形貌 | 第61-63页 |
5.3.4 不同变形量下20CrNi2Mo钢的板条马氏体取向分析 | 第63-65页 |
5.3.5 不同变形量下20CrNi2Mo钢衍射花样质量分布图及大小角度晶界分布图.. | 第65-67页 |
5.3.6 不同变形量下20CrNi2Mo钢的显微硬度 | 第67-68页 |
5.4 小结 | 第68-70页 |
第六章 大塑性变形晶粒细化研究 | 第70-78页 |
6.1 引言 | 第70页 |
6.2 循环淬火处理 | 第70-72页 |
6.3 冷轧大塑性变形 | 第72-75页 |
6.4 拉伸性能分析 | 第75-77页 |
6.5 小结 | 第77-78页 |
第七章 主要结论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附录 | 第87-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