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组合机床及其加工论文--程序控制机床、数控机床及其加工论文

主轴系统内置动平衡技术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0页
    1.1 课题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1.2 动平衡装置的分类第11-14页
    1.3 动平衡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7页
    1.4 虚拟仪器及LabVIEW软件介绍第17-18页
    1.5 论文的主要内容第18-20页
第二章 动平衡技术的相关理论第20-38页
    2.1 刚性转子的动力学建模第20-24页
    2.2 不平衡量的表示方法第24-26页
    2.3 不平衡的分类第26-28页
    2.4 平衡允差规范第28-30页
    2.5 校正平面的选择第30-31页
    2.6 转子系统的现场动平衡第31-36页
        2.6.1 刚性转子动平衡原理第31-32页
        2.6.2 刚性转子动平衡方法第32-35页
        2.6.3 挠性转子的动平衡介绍第35-36页
    2.7 本章小结第36-38页
第三章 电磁滑环式内置动平衡实验系统第38-60页
    3.1 实验系统的硬件组成第38-46页
        3.1.1 实验平台总体结构第38-39页
        3.1.2 平衡头原理和结构第39-41页
        3.1.3 传感器第41-44页
        3.1.4 控制与数据采集第44-46页
    3.2 动平衡系统软件设计第46-59页
        3.2.1 软件整体设计第46-48页
        3.2.2 信号采集第48-50页
        3.2.3 配重盘相位的获取第50页
        3.2.4 数据处理第50-55页
        3.2.5 不平衡量与影响系数计算第55-56页
        3.2.6 校正质量移动第56-59页
    3.3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四章 动平衡系统特性分析与实验研究第60-72页
    4.1 主轴模态分析第60-65页
        4.1.1 固有振动特性分析理论第60-61页
        4.1.2 轴承刚度计算第61-63页
        4.1.3 有限元分析第63-65页
    4.2 转速对实验平台振动的影响第65-67页
    4.3 转速对动平衡系统平衡效果的影响第67-68页
    4.4 试重的角度对影响系数及平衡效果的影响第68-70页
    4.5 本章小结第70-72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72-74页
    5.1 结论第72页
    5.2 展望第72-74页
参考文献第74-78页
作者简介第78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8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国家发明专利第78-80页
致谢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信对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研究--以延安大学为例
下一篇:网络文化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