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结构理论、计算论文--结构试验与检验论文

三向六自由度双台阵地震模拟振动台基础的分析与设计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前言第8-20页
    1.1 地震第8-9页
    1.2 地震模拟振动台的概述第9-15页
        1.2.1 地震模拟振动台的发展历史及现状第9-12页
        1.2.2 地震模拟振动台的发展趋势第12-13页
        1.2.3 地震模拟振动台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第13-15页
    1.3 地震模拟振动台基础的研究现状第15-18页
        1.3.1 振动台基础的形式第15-16页
        1.3.2 振动台基础研究的基本情况第16-17页
        1.3.3 目前存在的问题第17-18页
    1.4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第18-19页
        1.4.1 本文研究的目的第18页
        1.4.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8-19页
    1.5 本章小结第19-20页
第2章 振动台基础的动力计算方法第20-34页
    2.1 概述第20页
    2.2 质-弹-阻计算模式第20-28页
        2.2.1 质-弹-阻计算模式的基本假定第22页
        2.2.2 振动台基础的竖向振动分析第22-23页
        2.2.3 振动台基础的扭转振动分析第23-24页
        2.2.4 振动台基础的水平-摇摆耦合振动分析第24-28页
    2.3 弹性半空间介质上基础的振动理论第28-30页
        2.3.1 等效体系中参数选取第28-29页
        2.3.2 弹性半空间理论中关于基础埋深的考虑第29-30页
        2.3.3 弹性半空间理论中关于采用桩基的考虑第30页
    2.4 质-弹-阻计算模式与弹性半空间计算模式的对比第30-31页
    2.5 数值模拟计算方法第31-32页
    2.6 本章小结第32-34页
第3章 振动台基础设计参数的计算及理论分析第34-54页
    3.1 振动台基础的设计要求及设计步骤第34-36页
        3.1.1 振动台基础的设计要求第34-35页
        3.1.2 振动台基础的设计步骤第35-36页
    3.2 振动台基础的设计资料第36-39页
        3.2.1 拟建振动台的基本参数第36页
        3.2.2 工程地质条件第36-37页
        3.2.3 振动允许值的确定第37-39页
    3.3 振动台基础的初步设计第39-42页
        3.3.1 引论第39页
        3.3.2 振动台基础的初步设计方案第39-40页
        3.3.3 桩基础的设计第40-42页
    3.4 荷载的确定第42-43页
        3.4.1 水平与竖直荷载第42页
        3.4.2 绕水平轴的倾覆力矩第42-43页
        3.4.3 绕竖轴的扭转力矩第43页
    3.5 计算参数的确定第43-49页
        3.5.1 桩基的抗压刚度Kpz第43-44页
        3.5.2 桩基的抗倾侧刚度Kp?第44-45页
        3.5.3 桩基的抗扭刚度Kp?第45页
        3.5.4 桩基的阻尼比第45-46页
        3.5.5 基础几何参数的计算第46-49页
    3.6 振动台基础的理论计算第49-52页
        3.6.1 地基承载力验算第49页
        3.6.2 基础自振频率的计算第49-51页
        3.6.3 振幅计算第51-52页
    3.7 本章小结第52-54页
第4章 振动台基础的有限元分析第54-76页
    4.1 ANSYS简介第54-55页
    4.2 ANSYS模型建立第55-58页
    4.3 模型Ⅰ的动力分析第58-61页
        4.3.1 竖向振动第58-59页
        4.3.2 水平倾覆振动第59-61页
    4.4 三模型的对比分析第61-64页
    4.5 基础整体(模型Ⅲ)的力学分析第64-74页
        4.5.1 静力分析第64-66页
        4.5.2 模型Ⅲ水平倾覆振动分析第66-68页
        4.5.3 模型Ⅲ扭转运动分析第68-71页
        4.5.4 模型Ⅲ竖向振动分析第71-74页
    4.6 本章小结第74-76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76-78页
    5.1 结论第76页
    5.2 展望第76-78页
参考文献第78-80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80-82页
致谢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2-氨基噁唑和2-氨基噻唑类达沙替尼类似物的合成及抗慢性白血病活性研究
下一篇:CT灌注成像在子宫颈癌放疗靶区GTV勾画中的物理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