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交通运输经济论文--旅游经济论文--中国旅游事业论文--地方旅游事业论文

西藏旅游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1章 绪论第9-18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研究意义第10页
    1.3 研究综述第10-15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0-13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5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5-17页
    1.5 技术路线第17-18页
第2章 旅游与环境协调发展相关理论概述第18-23页
    2.1 协调与发展的涵义及特性第18-20页
        2.1.1 协调与发展第18-19页
        2.1.2 旅游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特性第19-20页
    2.2 旅游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理论分析第20-23页
        2.2.1 环境经济学理论第20-21页
        2.2.2 协同理论第21页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1-23页
第3章 西藏旅游与生态环境发展现状及相互影响分析第23-30页
    3.1 区域概况第23-27页
        3.1.1 基本概况第23-25页
        3.1.2 旅游经济发展现状第25-27页
    3.2 西藏旅游与生态环境相互影响分析第27-30页
        3.2.1 旅游经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第27-28页
        3.2.2 生态环境对旅游活动的影响第28-30页
第4章 西藏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SWOT分析第30-39页
    4.1 优势分析第30-31页
        4.1.1 旅游资源的独一无二第30-31页
        4.1.2 独特藏民族文化和藏传佛教第31页
    4.2 劣势分析第31-34页
        4.2.1 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脆弱第31页
        4.2.2 西藏总体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第31-32页
        4.2.3 旅游形象和相关旅游品牌不鲜明第32页
        4.2.4 旅游资源总体管理粗放第32-33页
        4.2.5 旅游季节的限制第33页
        4.2.6 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差,动植物保护不力第33-34页
    4.3 机会分析第34-37页
        4.3.1 政府部门增加了对旅游及生态资源开发重视程度第34-35页
        4.3.2 国家对西部支持和援藏政策力度加大第35-36页
        4.3.3 交通的便利对旅游业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第36页
        4.3.4 加强生态旅游设施建设第36页
        4.3.5 旅游观念的发展态势第36-37页
    4.4 威胁分析第37-39页
        4.4.1 环境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矛盾第37页
        4.4.2 环境污染问题凸显第37页
        4.4.3 人文民俗受到冲击第37-38页
        4.4.4 生态关系复杂第38页
        4.4.5 景点景区较为分散,通达性较低第38页
        4.4.6 西藏地理区位远离主要客源地第38-39页
第5章 西藏旅游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度实证研究第39-43页
    5.1 耦合协调度模型第39-40页
    5.2 数据来源第40-41页
    5.3 结果分析第41-43页
第6章 建立西藏旅游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机制的对策与建议第43-50页
    6.1 西藏旅游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内容第43-44页
        6.1.1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第43-44页
        6.1.2 实行生态旅游资源产业化第44页
    6.2 西藏旅游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机制的具体模式选择第44-46页
        6.2.1 管理运营模式——政府主导、企业化、集团化运作相结合第44-45页
        6.2.2 资源开发模式——生态旅游“护源”开发导向模式第45-46页
        6.2.3 空间布局模式——点面结合第46页
    6.3 西藏旅游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经营管理机制第46-50页
        6.3.1 加强宣传教育,树立环保意识第46-47页
        6.3.2 开发新型生态旅游形式第47-50页
结论与展望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网络数据的电影市场分析和预测
下一篇:校企合作质量保障体系研究--以旅游高职教育为例